潞城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潞城一品楼品凤楼网络社区
那个藏在收藏夹里的老地方
昨晚临睡前,我又习惯性地点开了浏览器收藏夹里那个熟悉的链接。蓝色的进度条缓缓铺满,页面跳转出来——还是那个熟悉的浅黄色背景,顶上“潞城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几个大字跳进眼里。说起来,这个论坛在我收藏夹里躺了怕是有七八年了吧。
第一次知道这儿,还是同事老张告诉我的。那会儿他神神秘秘地凑过来说:“哎,想了解咱们潞城本地的事儿,有个老论坛挺不错的。”我问他叫什么,他笑着卖关子:“你去搜‘潞城一品楼品凤楼网络社区’,保准能找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个名字说的其实是同一个地方,只是老用户们叫法不太一样。
这个论坛啊,怎么说呢,就像老街巷口那棵大槐树底下的闲聊据点。首页的版块排得满满当当,从“潞城新鲜事”到“老街坊茶座”,每个版块都热热闹闹的。我最爱逛的是“寻味潞城”,里面都是本地吃货们分享的小馆子。上周就是在这儿看到有人推荐城东新开的羊肉馆,昨天特地去尝了尝,那味道,绝了!
记得去年冬天,我家楼道声控灯坏了,物业一直没来修。我就在论坛的“邻里互助”版发了条帖子,没想到十分钟不到,就有住同小区的一位大哥回复了。他说他家刚好有备用的灯泡,晚上下班就顺路过来帮我换上了。这事让我感动了好久,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暖暖的。
论坛里藏着不少能人。有个滨顿叫“潞城通”的老先生,据说在潞城住了六十多年,对每一条小巷的历史都门儿清。上次我在“老照片”版发了一张爷爷留下的旧照,问他这是哪儿,他一眼就认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大街,还给我讲了不少那条街当年的故事。
不过最近我也发现,论坛上年轻人好像变少了。版主“大山”前几天还在“站务区”发帖,说想搞个手机版,让大伙儿用起来更方便些。底下跟帖的都在出主意,有的说该做个础笔笔,有的说先把微信小程序弄起来。看着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我突然觉得,这个老论坛其实一直在努力跟上时代。
说来也挺有意思,现在各种短视频、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可我还是隔叁差五要回这个论坛看看。在这儿能感受到那种实实在在的烟火气,知道哪条路在修要绕行,哪家店做活动很划算,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拼凑起来就是活生生的潞城。
前两天看到有人在问:“现在还有人玩论坛吗?”底下跟了二十多条回复,都说“在呢在呢”。是啊,这个看似老旧的潞城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就像城市里的一个精神角落,安静地待在那里,等着需要它的人推门进来。
夜深了,我关掉电脑前,又刷新了一次首页。看见“今日新帖”那里数字跳成了“38”,心里莫名踏实——明天,这里又会多出许多新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