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100一晚同城约茶,东方百元约茶同城体验
最近朋友圈里总能看到“东方100一晚同城约茶”的讨论,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也愣了下。约茶这事儿听着挺新鲜,仔细想想其实挺接地气的——不就是找个地方喝茶聊天嘛。
上周路过城东新开的茶空间,招牌上明晃晃写着“东方百元约茶同城体验”。推门进去是竹编灯笼和原木茶台,穿着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给客人冲泡凤凰单丛。点了个基础套餐,98元包含叁款时令茶配茶点,坐在落地窗前能看见老街青瓦房顶上跳跃的麻雀。
百元价位的茶空间能有什么花样
老板娘边烫茶杯边唠嗑:“现在年轻人觉得传统茶室太正式,我们就把价格定在百元内,让人能随时推门进来坐两小时。”她拎起景德镇烧制的梨形壶,“你看这泡漳平水仙,二十多块一泡,比奶茶健康还比咖啡馆清静。”
斜对角那桌传来轻轻笑声,几个穿卫衣的年轻人正在玩桌游。他们每周叁下班都来这儿,说是比酒吧舒坦,比咖啡馆有意思。穿格子衫的男生晃着茶杯说:“上次带客户来谈事,两壶茶没喝完合同就签了,这地方自带让人放松的磁场。”
茶艺师送来刚烤的杏仁饼,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其实很多老茶客现在也改白天来了,晚上九点后基本都是年轻人。前两天还有对情侣包场做生日茶会,自己带鲜花来布置呢。”
窗外暮色渐浓,茶台边的客人换了两拨。有个戴渔夫帽的姑娘始终坐在角落,面前摊着笔记本和冷掉的肉桂茶。茶艺师过去续水时轻声说:“这位是写剧本的,把我们这儿当移动办公室,说闻着茶香容易来灵感。”
结账时瞥见收银台摆着会员登记本,密密麻麻写满签名。老板娘笑着指指墙上的地图,原来他们在叁个区都开了分店,用的都是同一个模式——东方百元约茶同城体验。这种不搞高大上,专注做好日常茶事的思路,倒真抓住了现代人的痒处。
路灯次第亮起时,我又回头看了眼茶室。暖黄光影里浮动着氤氲茶烟,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花一百块在这儿消磨整晚。在这座二十四小时运转的城市里,能有个让人安心发呆的角落,或许比茶汤本身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