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南京大学城学生容易联系上吗
最近和朋友聊天,突然被问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南京大学城的学生,到底好不好联系上?
说真的,刚听到这个问题时我愣了一下。这问题听起来简单,仔细一想还挺复杂。南京作为重要的科教城市,大学城规模不小,仙林、江宁这些片区都聚集着大量高校。要说联系不上,肯定不对;但要说随时随地都能联系上,好像也不太现实。
沟通方式真的变了
以前想联系大学生,可能就直接往宿舍打电话。现在呢?每个人的联系方式都变得多样化。微信可能是最常用的,但也不是唯一选择。我认识几个在南京读书的学生,他们有时候连微信都不及时回复,反而在蚕蚕上更活跃些。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习惯用的社交软件还真不太一样。
而且我发现,现在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很讲究“场景”。比如上课期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用邮件沟通;课余时间,才会看看社交软件。这种习惯其实挺合理的,毕竟谁也不想在专心听课的时候被不停震动的消息打扰。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时间规律的问题。大学生活有自己的节奏,开学季、考试周、假期,每个时期的联系难度都不一样。考试周那会儿,连平时最活跃的学生可能都会“消失”一段时间,这太正常了。
怎么能联系得上?
如果想提高联系的成功率,我觉得关键是要找对方法。比如,了解对方大概的课表安排就很管用。一般来说,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八九点之后,是比较容易联系上的时段。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每个人的作息习惯不同。
还有个小技巧,如果事情比较紧急,最好提前约个具体时间。现在的大学生其实挺忙的,除了上课,还有社团活动、实习、兼职等各种安排。突然打个电话过去,对方可能正在忙别的事情。
我有个在南京读书的表弟就说,他最怕接到那种一上来就问“在吗”的消息。如果是熟人,直接说明来意;如果是陌生人,先自我介绍,这样沟通起来会更顺畅。这话说得挺在理的。
话说回来,虽然现在沟通渠道多了,但面对面交流还是不可替代的。南京大学城各个校区里,咖啡厅、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都是很自然的社交场所。有时候直接见面聊,反而比线上来回发消息效率高得多。
其实吧,联系南京大学城的学生,关键是要互相理解。他们确实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回复,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愿意交流。找到合适的时间,用对方法,沟通起来就会顺畅很多。
对了,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现在社交软件那么多,但班级群、社团群这种小圈子,联系效果反而最好。可能是因为有共同话题,或者是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信任。
所以啊,下次如果你想联系南京大学城的学生,不妨先想想用什么方式最合适。是发微信,还是发邮件?是直接打电话,还是约个时间见面?考虑得周到一些,联系的成功率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