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喝茶上课群,井冈山茶座学习圈
那天翻微信群,突然看到个挺有意思的名字——“井冈山喝茶上课群”。说实话,第一眼还以为是谁把老干部活动群和网课群搞混了。点进去才发现,这是个正儿八经的学习群,只不过学习方式有点特别。
茶香里的学习时光
群主老张在机关单位工作了二十年,去年主动申请调去了宣传部门。他在群里发过段语音:“咱们这代人啊,开会总爱泡浓茶。我就琢磨,既然茶水能提神,为啥不能把学习也泡进茶里?”这话听着像玩笑,可仔细想想还真在理。现在大家时间都碎得像芝麻粒,正经八百坐那儿看书太难了。
这个井冈山茶座学习圈有意思,每周叁晚上八点准时“开课”。没有固定老师,谁有心得谁主讲。上周是小学老师讲红色故事怎么讲得生动,这周可能是民宿老板聊旅游服务。讲的人泡好茶,听的人也端着杯子,视频窗口里热气腾腾的,倒真像在茶馆里唠嗑。
我参加过一回讲基层工作的讨论。老张开了个头:“你们说,现在下乡走访,群众最烦啥?”群里顿时热闹了。有人说最烦摆架子,有人吐槽表格太多。聊着聊着,有个年轻人突然说:“其实吧,就像泡茶,水温太高烫嘴,太低又泡不开。”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可仔细琢磨,群众工作不就是这样?
从线上到线下的温度
更让我意外的是,这个井冈山喝茶上课群不只在网上热闹。上个月他们真组织去了井冈山,在茨坪一家茶馆办了场读书会。老张后来在群里发照片,十来个人围坐着,桌上摆着茶壶和《井冈山斗争史》。有人说这种氛围里读历史,好像能听见当年红军挑粮上山的脚步声。
有个叫李姐的群友开了家茶叶店,现在成了线下固定活动点。她说自从加入了井冈山茶座学习圈,店里生意没见涨,可来的人坐下就不急着走。常有人带着书本来,点壶茶就坐半天。“有时候他们讨论得起劲,我都忘了自己是老板,凑过去听几句,还忍不住插话。”她在群里这么说道,后面跟着好几个偷笑的表情。
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看看这个群又有什么新花样。昨天还在说要不要搞个“茶香夜话”,邀请老红军后代来聊聊。虽然这个井冈山喝茶上课群不像正经培训班那样系统,但这种轻松的氛围里,反而能记住不少东西。就像好茶回甘,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在生活里突然就能用上。
对了,昨天群里在讨论怎么把土特产做出特色。我忽然想起之前听过的那些案例,顺口说了句:“要不试试把红军菜的故事包装进去?”没想到好几个群友马上接话说这个点子有意思。你看,这就是在茶香里学习的妙处——不知不觉间,那些知识和想法就像茶叶在水中舒展,慢慢就化成了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