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学校门口的暗号还在使用吗
那天路过塔城小学,锈迹斑斑的校门突然让我想起件旧事——二十年前毕业那天,死党小胖勾着我脖子说:"以后回来对暗号啊,就喊'茄子炒土豆',看门大爷准放咱进去。"
你说现在塔城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前两天碰到当老师的发小,聊起这事她直乐:"现在孩子谁还玩这个呀,家长群蔼老师比警报器还及时。"她掏出手机给我看,班级群里跳动着未读消息的红点,接送孩子的照片实时更新,连孩子吃了多少口饭都有统计。
暗号消失的秘密
当年我们那套"天王盖地虎"的把戏,早被人脸识别系统取代了。现在校门口立着闸机,孩子们踮脚刷脸的画面,比我们那会儿对暗号可利索多了。倒是有次放学,听见个小姑娘拽着妈妈喊:"妈妈快说密码!"我竖起耳朵,结果听见句"今天钢琴课改六点了",闹了半天是培训班日程。
不过你说学校里真没暗号了?倒也不尽然。上周校庆溜达进去,在操场角落听见俩男生嘀咕:"开黑不?老地方。"其中一个做了个转笔的手势,另一个立马心领神会。我愣是没琢磨明白这"老地方"指的究竟是篮球场第叁棵梧桐树,还是实验楼后墙根——反正我们当年是在墙根底下交换卡片的。
操场边上坐着个戴红袖标的保安,手机里外放着戏曲。我凑过去搭话:"师傅,现在还有小孩跟您对暗号进门吗?"他关掉录音机摆摆手:"现在都是电子接送卡,'嘀'一声全搞定。倒是前阵子有个毕业十年的小伙子,非跟我说什么'茄子炒土豆',把我给整懵了。"
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回家翻箱倒柜找出毕业照,背面还真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我们的暗号清单。最后那条"茄子炒土豆"旁边,小胖画了个咧嘴笑的土豆,如今看来格外扎眼。
现在的孩子创造着他们的秘密语言,可能是某款游戏里的战术代号,可能是某首流行歌的歌词接龙。这些崭新的暗号在微信群组里流转,在补习班的课桌下传递,只是不再出现在校门口那方寸之地。时代终究是变了,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密语,就像雨水总会找到渗入泥土的缝隙。
黄昏时分我又经过校门口,闸机正在检修。两个男孩趁机溜到保安室窗前,其中一个压低声音:"叔叔,我们真是篮球队的,教练说..."后面的话飘散在风里。保安板着脸摆手,眼角却藏不住笑纹。或许某些东西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换了个模样,在新时代的缝隙里悄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