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附近500块钱的爱情,近郊廉价情感实录
路边摊灯下的影子
富锦西郊的夜市,晚上九点才真正热闹起来。空气中混着烤串的油烟味和廉价香水的甜腻。我常来的这家麻辣烫摊子,老板娘总会多给我加一勺辣油,她知道我习惯坐在最里面那个靠墙的位置。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注意到那对男女。
男的约莫四十来岁,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手指甲缝里还嵌着没洗净的油污。女的年轻些,但眼角的细纹藏不住,粉底在夜市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点厚。他们点了一份最便宜的麻辣烫,两个人分着吃。男的把碗里唯一的鹌鹑蛋夹给她,她推让了几下,最后还是低头吃了。
“五百块,就这个数。”隔壁桌的胖男人声音很大,带着酒气,“在富锦附近,五百块钱的爱情,够用半个月了!”他嘿嘿笑着,同桌的人也跟着起哄。那对男女显然听到了,但头埋得更低,默默吃着那碗热气腾腾的东西。
五百块的重量
后来我打听到,那男的叫老李,在附近的汽修厂干活;女的在纺织厂做临时工。他们在城中村租了个单间,月租四百五。剩下的五十块,老李给她买了条丝巾,淡紫色的,地摊货,掉色。
有次在菜市场碰见他们,为了一毛钱跟卖菜的老太讨价还价。最后没谈拢,他们空着手走了。走出十几米,老李突然跑回去,还是按原价买了那把青菜。“你喜欢吃这个。”他就说了这么一句。女人没说话,只是把菜接过来,紧紧攥在手里。
五百块在富锦附近能干什么?不够年轻人一顿饭钱,不够商场里一件衬衫。但在他们这里,却是整整半个月的生活费,还能剩出一点,买条掉色的丝巾。
城中村的出租屋我去过一次,八平米,墙壁发黄,但窗户擦得干净。窗台上养着几盆不知名的野花,用捡来的塑料瓶装着。女人说,这些不花钱,看着心情好。
夜市灯灭时
那天下雨,夜市收得早。我看见老李撑着把破伞在路口等她,半边身子都湿透了。女人从厂里跑出来,埋怨他怎么不躲雨。老李只是笑,从怀里掏出个塑料袋包着的东西——两个还热乎的烤红薯。
“今天发工资,奢侈一回。”他说。他们并肩走在雨里,分吃一个烤红薯,另一个小心地包好,说是明天的早饭。
我突然想起胖男人那句“富锦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这哪里是五百块钱的事?这是两个拼命生活的人,在逼仄的缝隙里,硬生生开出的花。
后来夜市拆迁,那对男女也不知去了哪里。但每次路过那片已经变成停车场的地方,我总会想起那碗分着吃的麻辣烫,那条掉色的丝巾,还有雨中的烤红薯。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比很多轰轰烈烈的故事都重。
如今富锦附近高楼越来越多,五百块甚至不够在好点的餐厅吃顿饭。但我知道,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定还有这样的男女,用微薄的收入撑起一片天。他们的爱情不浪漫,不完美,但真实得让人心疼。
有时深夜写完稿,我会特意绕到西郊,看着那些亮着灯的小窗户。每一扇窗户后面,都可能藏着一个这样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麻辣烫的热气,和两个靠在一起取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