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学生品茶上课,学子课堂茶艺体验
走进大庆某中学的教室,你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这可不是什么教职工休息室,而是一堂真正的品茶课。孩子们围坐在茶席前,小心翼翼地将热水注入盖碗,那专注的神情,就跟做化学实验似的。
说起这堂课的由来,挺有意思的。最开始是几位老师在讨论,现在的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是不是该学点慢下来的本事?教语文的李老师特别喜欢茶道,她说泡茶能让人静心,不如开个茶艺班试试?没想到报名的学生挤破了门槛。
从笨手笨脚到像模像样
还记得第一节课,孩子们连茶具都认不全。有个男生紧张得手抖,把茶壶打翻了,惹得全班大笑。可现在呢?你看他们温杯、投茶、冲泡、分汤,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特别是那个叫王明的男生,以前上课总坐不住,现在居然能安安静静地泡上一小时茶,连他妈妈都说像换了个人。
要说最受欢迎的环节,当然是品茶了。刚开始孩子们都皱眉头:“这不就是树叶泡水吗?”但慢慢地,他们能分辨出龙井的豆香、铁观音的兰花香、普洱的陈香。有个女生特别可爱,她认真地说:“老师,我好像能喝出阳光和雨水的味道了。”
这种学生品茶上课的方式,确实给传统课堂带来了新意。不光是学知识,更像是在培养一种生活态度。教导主任有次来听课,看到孩子们专注的样子,忍不住也坐下喝了杯茶。他说:“这比我们开十次班会都管用。”
茶艺课还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练习奉茶,一个男生太紧张,把“请喝茶”说成了“请喝茶茶”,惹得大家笑了好几天。还有那些茶宠,被孩子们起了各种外号,最受宠爱的是一只金蟾,大家都叫它“招财”。
变化在悄悄发生。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孩子,现在会约着去茶艺室坐坐;做作业急躁的同学,学会了先泡杯茶定定神。班主任发现,班上同学吵架的少了,互相礼让的多了——这可能就是茶道里“和”的精神在起作用吧。
家长们的态度也从怀疑变成了支持。有位爸爸说,孩子回家居然主动给爷爷奶奶泡茶,把老人感动得不行。茶,成了连接叁代人的纽带。
这门特别的课程还在继续。春天他们品明前龙井,夏天试菊花茶,秋天喝桂花乌龙,冬天煮老白茶。茶香伴着书香,成了这所学校最美的风景。孩子们在茶道中学会的,远不止泡茶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