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区域俗称碉堡区

发布时间:2025-11-03 03:42:34 来源:原创内容

来北屯上学都快两年了,每次打车回学校,一说去大学城,司机师傅十有八九会反问一句:“是‘炮楼’那边吧?”刚开始我还挺纳闷,后来才慢慢明白,他们说的就是咱们学校周边这一片。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炮楼”这个称呼就这么传开了,甚至比大学城本身还要出名。

其实你要是仔细看,这一片建筑确实有点意思。学生公寓楼一栋挨着一栋,密密麻麻的,外墙颜色统一,方方正正的造型,远远望去,真有点像是军事据点里的碉堡群。特别是晚上亮灯的时候,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整齐划一,更强化了这种印象。久而久之,“炮楼”和“碉堡区”就成了这里的代名词,连周边的小商小贩都这么叫。

“炮楼”里的日与夜

住在这片“炮楼”区域,生活倒是挺便利的。楼下就是各种小吃店、打印店、便利店,基本上学生的日常需求都能满足。早上七点多,各个楼门口就开始热闹起来,学生们揉着惺忪睡眼,急匆匆地赶往教学楼;傍晚时分,篮球场上砰砰的运球声能一直响到天黑。

不过说实话,住久了也会觉得有点压抑。每栋楼长得都差不多,楼道里永远飘着外卖的味道。有时候在楼下转悠,看着这一模一样的建筑,还真的会产生一种在堡垒里生活的错觉。难怪同学们开玩笑说,咱们这是“碉堡区居民”,每天过着规律又封闭的生活。

最有趣的是,这片区域甚至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外卖小哥都有专门的送餐路线,知道哪个时间段哪栋楼的学生点餐最多;快递站点总是排着长队,尤其是临近考试周,网购复习资料的人特别多。这些生活细节,让“炮楼”这个称呼少了几分生硬,多了些烟火气。

称呼背后的故事

我挺好奇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就问了几位学长。他们说大概五六年前,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张照片,拍的是黄昏时分的宿舍楼群,配文说“咱们这宿舍楼远看跟炮楼似的”。没想到这个说法一下子就火了,大家觉得既形象又有趣,就这么传开了。

后来不知道谁又给起了“碉堡区”这个叫法,和“炮楼”相呼应,就这样固定下来了。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的昵称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甚至比官方名称还要深入人心。

就连学校周边的商家也接受了这个称呼。有的外卖平台上的店铺地址直接写着“北屯大学城炮楼区”,送餐特别准。学校官方虽然从没用过这个叫法,但老师们私下里也多少知道学生们的这个“行话”。

生活在被称为“炮楼”和“碉堡区”的地方,已经成了我们这些学生的共同记忆。虽然建筑看起来千篇一律,但每个窗口后面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快毕业的学长说,以后工作了,回想起大学生活,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可能就是这片“炮楼”的景象。毕竟,这里承载了我们最青春的几年时光。

不知道再过几年,这个称呼会不会改变,或者又有新的名字出现。但至少在现在,提起“炮楼”,每个北屯大学城的学生都会会心一笑,知道那说的是我们这片小小的天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