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耍学生便宜快餐,龙泉实惠学生快餐好去处
龙泉这边学生多,小吃街更是热闹。每到饭点,那些穿着校服或背着书包的年轻人就叁叁两两挤在各个小店门口,说说笑笑地等着自己的那份吃食。说实话,这种地方藏着不少便宜又管饱的好东西,今天就聊聊我常去的几家店。
拐进校门后街第二家,有家叫“学子快餐”的小铺子。老板是个实在人,十块钱就能打一荤两素,米饭随便添。他家的红烧肉炖得特别烂糊,用勺子轻轻一压就能拌进饭里,酱汁渗进米粒,扒拉一口满嘴香。经常能看到男生捧着比脸还大的碗,蹲在路边台阶上吃得头都不抬。
那些藏在巷尾的惊喜
再往深里走,菜市场后门有对老夫妻开的烧腊摊子。玻璃柜里挂着的烧鸭油光发亮,老人家手起刀落,剁肉的声响都带着节奏感。半只烧鸭搭一勺酸梅酱,才十八块,鸭皮脆得像纸,咬下去能听见“咔嚓”声。学生仔们最爱组团来买,几个人分着吃,人均不到十块就能解馋。
说到汤水,不得不提桂王桥那边的煲仔饭。老板娘记性特别好,谁要加辣谁不要葱从来不会搞错。她家的排骨煲仔饭火候特别到位,锅巴金黄焦脆,用铁勺撬起来时那股米香混着肉香,能把隔壁桌的馋虫都勾起来。冬天坐在他们家塑料棚里,听着煲仔“滋滋”作响,整个人都暖和了。
其实在这些地方吃饭,图的就是个舒服自在。不用讲究什么餐桌礼仪,筷子插在一次性杯子里,餐巾纸随手扯两张。经常能看到穿情侣装的小年轻合吃一份炒河粉,女生夹一筷子,男生夹一筷子,简单的小幸福都藏在冒着热气的食物里。
转角凉面摊的阿姨最近新添了酸辣粉,学生们试过都说够味。她总是笑眯眯地给碗里多抓一把花生碎,看见熟客还会偷偷加个卤蛋。这种小摊子虽然环境简陋,但人情味比大饭店还足。有次下雨,她硬是把遮阳伞往等餐的学生那边挪,自己半个身子都淋湿了。
夜幕降临时,烧烤摊的灯牌陆续亮起来。学生仔们结束晚自习,围着滋滋冒油的烤架挑串儿。五毛的土豆片、一块的烤年糕、两块的鸡翅尖,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吃,成了他们每天最期待的宵夜。老板熟练地撒着辣椒面,炭火映得每个人脸红扑扑的。
在龙泉找吃的不需要看什么美食攻略,跟着放学的人流走准没错。那些坐满学生的店面,味道和价格都不会差到哪儿去。毕竟学生们的嘴最刁,钱包最紧,能让他们反复光顾的店,肯定有两把刷子。
有时候觉得,这些快餐小店就像学生时代的注脚。用最实在的价格,填饱最容易饿的年纪。多年以后他们或许会去更贵的地方吃饭,但应该还会记得,曾经用十块钱就能换来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