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邻近站点胡同相似价位
那天路过河间火车站,听见两个等车的年轻人在聊天。一个说:“你听说没,就那边小巷子里,好像两百块就能搞定一次。”另一个摇摇头:“现在哪还有这个价,隔壁客运站那边胡同里,也差不离吧。”两人相视一笑,话题又转到了别处。我却愣在原地,心里琢磨开了——这“两百块一次”,到底是个什么说法?
说实话,第一反应我也往歪处想了。这年头,提到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加上明码标价,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但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叁十多年,河间站前那片巷子走了不下百回,还真没碰上过什么不叁不四的搭讪。
巷子里的真实模样
昨天特意又去转了一圈。下午四点多,正是火车站人流量大的时候。出站口旁边那条窄巷里,煎饼摊冒着热气,理发店的转灯慢悠悠地转着,五金店老板坐在门口剥蒜。往里走,几家小旅馆的招牌旧得褪了色,但门口都亮着“有房”的灯箱。完全不是想象中那种隐秘混乱的样子。
巷口修鞋的大爷看我转来转去,主动搭话:“找地方住?前面那家刚装修过,干净。”我顺势蹲下来,假装系鞋带,和他聊了起来。“听说这边有什么...一次两百的服务?”大爷噗嗤笑了,“你说的是按摩吧?就前面拐角那家,足疗60,全身200。隔壁胡同里也有几家,价格都差不多。”
原来如此——河间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说的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足浴按摩。
我顺着大爷指的方向走过去,果然看见一家叫“舒心阁”的店面。玻璃门上贴着价目表,清清楚楚写着:足部按摩60元/60分钟,全身推拿200元/90分钟。店里两个大姐正在给客人按脚,边按边聊着孩子上学的事。
价格背后的门道
出来后又去了邻近的客运站胡同,情况确实相似。叁四家按摩店交错开着,价格相差不到二十块。问了一家老板为啥都定这个价,她边擦柜台边说:“这条胡同都这个价,贵了没人来,便宜了亏本。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想想也是,在这火车站、客运站周边,做的就是过往旅客的生意。价格太离谱,人家宁愿多走几步去连锁酒店;太便宜了,租金水电都撑不住。邻近站点胡同相似价位,其实是市场自己摸索出来的平衡点。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小巷子200元一次”这种说法会传开呢?我猜,可能是那些匆匆路过的旅客,瞥见巷子里的按摩店招牌,回头跟朋友描述时,为了省事就简化成了“巷子里200块一次”。传来传去,倒把正经生意传出了几分暧昧。
这条巷子我小时候就常来,那会儿还没有这么多按摩店,倒是有个老中医在巷尾开诊所,专门给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治腰肌劳损。后来老师傅退休了,徒弟们就把这套手艺发扬光大,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按摩店。说起来,这手艺还是从治跌打损伤的传统里传下来的。
太阳快落山时,我又回到了巷口。修鞋大爷正准备收摊,看见我笑了笑:“找到了吧?就是普通按摩。这巷子虽然旧,但都是正经生意人。”我点点头,看着巷子里陆续亮起的灯火,那些对于“200元一次”的猜测,突然显得很多余。
也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听起来神秘兮兮的,真去看了才发现,不过是寻常百姓的日常营生。那些传闻,倒成了给这条老巷子蒙上的一层神秘面纱。下次再听到有人神秘兮兮地说起“河间站那边巷子两百块一次”,我大概会告诉他——去看看吧,说不定就是个让你歇歇脚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