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品茶工作室,营口茗茶工坊雅集

发布时间:2025-11-05 03:43:24 来源:原创内容

走到老街转角,青砖墙缝里钻出几丛绿苔,那块"营口品茶工作室"的木牌在微风里轻轻晃着。推门时铃铛"叮铃"一响,满屋的茶香就扑了个满怀,像是被春日晒暖的竹林轻轻拥住。

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往白瓷壶里注水,热气腾起时她抬眼一笑:"水温正好,要不要试试刚到的明前龙井?"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开的样子,让人想起初春柳树上冒出的嫩芽。

茶香里的慢时光

隔壁桌的大爷捧着青瓷杯直咂嘴:"这岩茶的桂花香,跟我叁十年前在武夷山喝到的一个味儿。"他每周雷打不动要来坐半天,说在这儿才能找回从前的节奏。确实,现在满大街都是快销奶茶店,能安静喝茶的地方反倒成了稀罕物。

工作室最里间挂着竹帘,那是"营口茗茶工坊雅集"活动的地方。上个月雨水节气,二十来个年轻人围坐在这儿学宋代点茶,木茶筅打出的沫子像堆雪。穿汉服的姑娘不小心把茶粉撒了一桌,大家笑着帮她收拾——那场面倒比正经茶会更有生气。

负责茶艺培训的小赵告诉我,现在来学茶的八成是二叁十岁的年轻人。"有个程序员每次调试完代码必来,说闻着茶香就能把乱麻似的程序理顺。"

茶叶背后的故事

储藏室的紫陶罐里装着各地收来的茶饼,每罐都贴着泛黄的字条。最靠里那罐老白茶还是主理人五年前从太姥山背回来的,当时茶农家的孙女正要上大学,他特意多付了茶钱。现在那姑娘每年还寄新茶来,说是"帮爷爷还人情"。

其实营口品茶工作室最打动人心的,倒不全是茶叶品质。常来的李老师说,有回她带着期末改完的试卷来这儿,茶艺师默默给她续了叁次桂圆红枣茶——"那种被细心关照的感觉,比茶汤更暖人"。

暮色渐浓时,工作室亮起暖黄的纸灯笼。明天这里要办一场"二十四节气茶会",案台上已经摆好了霜降时收的野菊花。走出门回头望,木牌还在风里轻摇,像个在这座城市里静静呼吸的绿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