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缘在和龙

发布时间:2025-11-03 07:21:08 来源:原创内容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小面馆,老板娘把热气腾腾的豆浆推到我面前:“二十块,加蛋二十五。”窗外有对年轻情侣共吃一碗炸酱面,男孩把唯一的荷包蛋夹给女孩,两人笑得比六月的向日葵还灿烂。

这就是我在和龙附近看到的百元情缘——不需要米其林餐厅的烛光晚餐,只需要巷口那家亮着暖黄灯光的面馆。 ?

菜市场里的浪漫经济学

拐过街角就是早市,卖豆腐的大婶告诉我,她和老伴每天收摊前都会留两块豆腐回家炖白菜。“叁十年前他推着板车追我,现在用电动车载我回家。”刚出锅的油条两根四块,小夫妻蹲在马路牙子边你一口我一口,兜里揣着找零的九十六块钱。在这座小城周边,一百块钱能买叁斤排骨、两把青菜,再加朵五块钱的玫瑰花,刚好凑成冒着烟火气的晚餐。

我常想,或许真正的百元情缘从来不是计较数字,而是明明可以买独立包装的切片面包,却偏要蹲在炉子前等那个会烫手的烤地瓜。

老电影院的温存

解放路有家开了四十年的电影院,周叁全场特价叁十五元。后排总是坐着对银发夫妻,自带保温杯和毛毯。检票员小刘说,他们雷打不动看了十二年电影。“去年老爷子做手术,老太太自己来看《庐山恋》,全程握着他的围巾。”

如今新影院沙发座要卖八十,可他们始终认准这间掉漆皮的旧场馆。或许有些和龙附近的百元情缘,早就把年深日久的陪伴,存成了无价的定期储蓄。

黄昏时我路过修鞋摊,师傅正给老伴揉肩膀。工具箱上摆着才买的糖炒栗子,牛皮纸袋透着焦香。“今天赚了九十叁,”他举起铁饭盒晃了晃,“够买明天看牡丹秧歌的门票啰!”铁皮桶里野波斯菊轻轻摇曳,像在给这份朴素的爱意打拍子。

晚风送来江畔的歌声,穿校服的少年用旧吉他弹着跑调的《小幸运》。琴盒里散着路人投的硬币,最显眼是张泛黄的百元纸币——夹着纸条:“2005年我在这里遇见爱情,希望你也幸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