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品茶课程工作室,安庆茶艺学习工作室
最近路过人民路时,发现巷子里新开了家安庆品茶课程工作室。墨色招牌衬着几片烫金茶叶,倒是别致。我是老茶客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门进去,没想到这一推,竟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工作室主理人陈老师泡茶时,手腕悬得极稳。她边烫杯边说:"很多人觉得喝茶就是抓把茶叶冲开水,其实水温差五度,味道就两重天。"看着她指尖在茶具间流转,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喝了二十年茶,连基础注水手势都是错的。
从烫杯温具开始的修行
在安庆茶艺学习工作室的第一课,光准备动作就学了整晚。盖碗要转叁圈烫暖,公道杯必须离桌叁指高。陈老师笑着纠正我的动作:"别绷着劲儿,你看这茶汤都在发抖呢。"确实,盯着自己颤巍巍的手,倒出的茶汤都在控诉我的紧张。
最让我惊讶的是计时器。从前总觉得泡茶讲究随性,现在才知道,绿茶闷超过叁十秒就发苦,普洱茶非要熬足两分钟才出韵味。原来所谓的"茶道自在",都是先把规矩刻进肌肉记忆后才能谈的事。
茶香里的城市记忆
工作室的茶点也透着巧思。桂花糕配龙井,麦芽糖搭普洱,几样安庆传统茶食与不同茶类碰撞出奇妙反应。有次尝到用本地山泉冲泡的岳西翠兰,喉间回荡的清甜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灶台上煨着的搪瓷壶。
现在每周去工作室成了习惯。有时是学着在雨天给红茶"醒茶",有时就为听老茶客讲他们追茶的故事。那个总带着紫砂壶来的大爷说,他跑遍全国茶山,最后发现最好的茶艺老师就坐在我们家门口的安庆品茶课程工作室里。
昨天试着独立完成整套茶艺流程时,窗外正好飘起细雨。温热的茶杯捧在手里,看着茶叶在壶中缓缓舒展,突然理解了陈老师常说的"茶汤如镜"。倒不是真要从茶汤里照见什么,而是当所有步骤成为本能,心自然就静下来了。这大概就是安庆茶艺学习工作室给我的最好礼物——在茶香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