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女人找鸭子是在上面还是下面,海阳女子寻鸭上下位置
那鸭子到底在哪儿
晌午头,海阳大集上人正多着呢。我蹲在路边挑海带,耳朵里飘进来俩大姐的闲聊。“你说怪不怪,老张家媳妇满村找鸭子,房顶都爬上去看了!”另一个直拍大腿:“可不是嘛,她非觉着鸭子能飞上平房,要我说准在河沟草窠里蹲着。”
这话把我给听乐了。海阳女人找鸭子是在上面还是下面,还真成了个有意思的念头。咱们这海边人家,谁家没养过几只鸡鸭?说起来找鸭子这事儿,里头藏着不少老辈人传下来的门道。
去年伏天,邻村王婶就闹过这么一出。她家那只花脖子鸭晌午还在院儿里啄食,转眼工夫就没影了。王婶先往鸡窝后头瞅,又弯腰查看草垛空隙,嘴里念叨着“这憨货准是钻哪个旮旯下蛋去了”。结果你猜怎么着?她家小子一抬头,看见那只鸭正蹲在院墙头上踱步呢,敢情是追蜻蜓飞上去的。
海边长大的都明白,鸭子的习性可不好拿捏。它们白天爱往水边凑,可下蛋时候偏找干燥地界。要是赶上下雨天,鸭子可能猫在屋檐下;太阳毒辣时,又爱往树荫里钻。所以说啊,海阳女子寻鸭上下位置这个事儿,真得看具体情况。
我记起小时候姥姥教的法子——找鸭子先看时辰。早晨露水重,鸭子多在坡下草丛里;日头升高了,保不齐就溜达到高处晾翅膀。最重要的是得学鸭子叫,“嘎嘎”两声,听见回应就好办了。这土法子比满世界乱转管用得多。
前些天路过永平村,正好撞见个年轻媳妇在找鸭。她握着手机要发朋友圈求助,旁边八十岁的陈奶奶颤巍巍指着老槐树:“闺女,往那儿瞧!”只见叁五只鸭稳稳当当蹲在树杈上,缩着脖子打盹呢。年轻媳妇看得直瞪眼:“奶奶,鸭子真能上树啊?”陈奶奶笑出满脸褶子:“咱们海阳的鸭,打祖辈就会这本事!”
其实细想想,海阳女人找鸭子是在上面还是下面这事,背后是咱渔家人对生灵习性的把握。就像老渔民看潮水就知道鱼群位置,养鸭好手听听叫声就晓得鸭子在哪片活动。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这些经验土气,可真遇到事儿时,还是这些老理儿最靠谱。
有个在镇上开民宿的姑娘跟我唠过,她把找鸭子的经历写进客房手册里,城里客人看得津津有味。有回北京来的小朋友亲眼看见鸭子蹲在墙头,兴奋得直蹦跶,说这比游乐场还有趣。您说这海阳女子寻鸭上下位置的学问,是不是也挺有意思?
天色渐晚,海风裹着咸腥气吹过来。远处又传来熟悉的呼唤声,准是谁家媳妇在唤鸭归笼。这声音在海阳的黄昏里飘得老远,伴着芦苇沙沙响,成了咱们这儿独有的景致。至于鸭子究竟爱待上面还是下面——要不您自个儿来海边住两天,保准能看出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