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哪里有招手女,滨州招手女在何处
最近在滨州街头巷尾,总能听见有人在悄悄打听——滨州哪里有招手女?这个问题像阵风似的,吹过烧烤摊缭绕的烟火气,飘过深夜路灯下拉长的影子。说实在的,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问的时候,我手里的啤酒瓶都顿了一下。
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在黄河五路碰见的场景。晚上十点多的公交站台,有个穿红裙子的姑娘不停朝过往车辆挥手,每辆减速的私家车都会摇下车窗交流几句。当时同行的老张咂咂嘴:"这年头还真有人用这么老套的方式?"
那些年我们误会的招手女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滨州老出租车司机眼里,"招手女"原本指的是九十年代在渤海七路摆摊的纺织女工。那会儿纺织厂半夜十二点交班,女工们站在厂门口朝叁轮车招手,车斗里堆着刚下机的布匹。现在五十岁往上的滨州人应该还记得,当年"招手女"这叁个字带着汗水浸透的勤劳劲儿。
不过时代变了味儿。如今再有人追问滨州招手女在何处,多半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上周叁我在万达金街吃烤串,邻桌两个小年轻凑在一起看手机,屏幕上是标注着星号的地图。"师傅说西区转盘那儿有?""别信,那都是去年的事儿了。"他们的对话碎碎地飘过来,像油锅里蹦起来的油星子。
有意思的是,现在连网约车司机都学会看人下菜。有回我打车去渤海十八路,师傅听见导航报目的地,突然意味深长地来了句:"这大晚上的,那边可都是等车的人呐。"后视镜里他的眼睛亮得可疑,方向盘一转就要改道。我赶紧摆手说别别,我就是回个家。
藏在城市褶皱里的真相
真正在滨州生活久了会发现,那些传说中滨州哪里有招手女的地点,往往伴着夜市收摊的推车声出现。比如黄河二路碍罢痴后巷,凌晨两点确实能看到叁五成群的身影,但多半是等着代驾的女司机;渤海十路烧烤城门口挥手的姑娘,其实是在招揽客人试吃新上的烤鱿鱼。
我认识个在12345热线工作的朋友说过,每个月接到对于滨州招手女在何处的投诉电话,十有八九最后都查无实据。"有回我们按举报线索蹲守叁天,结果发现是便利店员工在门口招揽客人试饮奶茶。"他说着把接警记录本翻得哗哗响。
倒是有次亲眼所见让我琢磨良久。那是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门,有个裹着羽绒服的大姐不断对过往车辆招手,怀里还抱着输液瓶。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等网约车送急症的老伴转院,深夜里所有出租车都亮着"有客"的红灯。当时二十多辆车从她面前驶过,每辆车尾灯都在地上拖出长长的红色水痕。
也许每个城市都需要这样的都市传说?就像总有人相信在某个霓虹灯照不到的角落,藏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但滨州的夜晚其实更像个实在的山东汉子,连暧昧都带着直来直去的笨拙。那些真正在深夜街头徘徊的人,往往手里攥着医院缴费单,或是屏幕显示着58同城的求职页面。
昨晚散步经过中海天地,看见月亮掉在景观河里碎成金鳞。突然有个穿工装的小伙子跑过来问路,说约了中介在这附近看租房。我指完路顺口问他怎么不打车,他挠着头笑:"省十块钱是十块,说不定能遇见顺路的呢。"他说话时不断朝路口张望,不知道是在等顺风车,还是在等某个会为他停留的身影。
所以下次再听见有人打听滨州哪里有招手女,或许可以多问一句——您找的,究竟是哪种招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