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同城空降约,敦化同城速约相见
最近朋友圈总能看到“敦化同城空降约”这样的字眼,说实话,第一次看见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不就是熟人之间临时约见面嘛,怎么说得跟特种部队行动似的?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大家时间都碎得像手机屏裂痕,能随时喊出来的朋友确实挺难得。
记得上周末下午,我正在家刷剧,手机突然震动。朋友发了条语音:“我在你小区门口,带了两杯奶茶!”这种毫无征兆的见面,反倒比提前叁天预约的饭局更让人开心。没有精心准备的客套,也不用惦记着时间赶下一场,就穿着拖鞋在楼下长椅聊半小时,反而特别放松。
当生活按下快进键
现在连外卖都能预估分钟数送达,人和人见面却要提前一周排期。有时候翻着通讯录,明明存着几百个号码,想找人喝杯咖啡都要反复确认日程表。倒是这种“敦化同城速约相见”的模式,把见面回归到最单纯的状态——我想见你,正好你也有空。
上周叁加班到九点,发了个动态说想吃火锅。十分钟后叁个同事陆续留言说在公司附近,结果真凑成了一桌。热腾腾的雾气里大家吐槽工作,分享八卦,疲惫感反而消解了大半。这种随机性带来的新鲜感,是精心安排的聚会比不了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太唐突。朋友小林就说,没提前招呼就上门,万一人家不方便呢?这倒提醒了我——空降也得讲究基本法。通常我会先发个定位,附上“在附近办事”这样的理由,给对方留足拒绝的空间。毕竟现代人的社交,既要真诚也要体面。
那些被我们错过的偶然
想想小时候,放学后趴在窗台喊一声,整栋楼的小伙伴都能跑出来。现在住在对门半年,可能连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科技让我们随时能联系,却也让见面变得太“正式”。有时候思前想后,约人信息写了又删,最后干脆不发了。
其实真没必要这么纠结。昨天看见楼下咖啡厅窗边坐着两个女孩,其中一个说:“看见你消息时我正洗头呢,头发没吹干就跑出来了。”另一个笑得特别开心:“反正咱俩什么丑样子没见过!”这种敦化同城空降约最好的状态,就是彼此都舒服自在。
尝试了几次突然邀约后发现,成功率比预期高很多。大家似乎都藏着点“说走就走”的冲动,只是缺个合适的契机。当然要把握好分寸——晚上十点后除非过命交情,否则还是发个表情包更合适。
今晚天气预报说会有流星雨。我打算给几个朋友群发消息,约他们去江边碰碰运气。能来几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彼此知道: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还有人愿意为你留出突然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