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大学城学生有出来活动的吗
这几天路过灯塔大学城,发现街上学生模样的人好像没以前多了。我就在想,灯塔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停不下来了。
说真的,现在的大学生和我们那会儿真不一样。我们那时候,下午四五点钟之后,校园里外都是叁五成群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呢?是不是都窝在宿舍里打游戏、刷视频了?
大学城那些熟悉的地方
我特意挑了个周五傍晚又去转了一圈。小吃街还是那个小吃街,奶茶店也还是那几家奶茶店,但店里坐着的人确实不多。有个卖煎饼的大姐跟我说,现在学生出来活动的时间段变短了,除了中午和晚上饭点那一个小时,其他时间确实没以前热闹。
这话让我有点纳闷。按理说,大学城学生有出来活动的需求啊,年轻人不都喜欢凑在一起玩吗?难道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变了?
正好碰到几个坐在长椅上的学生,我就凑过去聊了聊。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说,他们不是不出来,是出来的方式不一样了。“我们经常约着去图书馆讨论室做小组作业,或者直接在校内的咖啡厅见面。外面太远了,走路来回得半小时,有这时间还不如在校园里待着。”
这话说得,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想错了。学生不是不出来活动,只是活动的地方变得更集中了。
白天不懂夜的黑
另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说得更有意思:“叔叔,您要是晚上九点后来,就能看到好多跑步的、打球的同学了。白天太热,大家都躲在室内,晚上凉快了才出来活动。”
她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上次晚上路过大学城操场,确实看到不少学生在锻炼。看来不是学生不出来,是我这个“老年人”的作息和他们不一样,完美错过了他们活动的高峰期。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大学城周边的商铺生意确实没那么好做了。以前那种随便开个店就能赚学生钱的日子,可能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学生们变得更加精打细算,也更加懂得时间管理。
有个开文具店的老板告诉我,他现在主要靠线上接单,学生直接在网上下单,他负责送到宿舍楼下。“这样省时省力,学生不用专门跑一趟,我也能多卖点货。”他说这话时,表情挺复杂的,说不清是高兴还是无奈。
看来啊,不是学生不出来活动,而是他们活动的形式在变。就像那个老板说的,现在的学生更懂得利用科技让生活更便利。外卖、网购、线上预约,这些都能减少他们外出的必要性。
但是话说回来,面对面交流的快乐,是隔着屏幕替代不了的。我注意到,虽然很多学生减少了无目的的闲逛,但他们似乎更珍惜有质量的社交。在小广场上,偶尔能看到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是装不出来的。
也许,我们该重新理解“出来活动”这个词的含义了。它不再是简单地指走出校门,而是指学生之间真实的互动和交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这种交流的需求从未改变,只是形式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年轻一代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这些“过来人”总是习惯用过去的尺子去衡量现在,这本身就不太公平。灯塔大学城的学生们,他们依然在活动,依然在交流,只是用了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