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火车站旁的小巷街景
那天下午,我拖着行李箱走出梅州火车站,阳光斜斜地打在脸上。抬头就能看见车站广场对面那片老房子,几条小巷子像毛细血管似的穿插其间。突然就想过去走走,反正离发车还有两个多小时。
穿过马路,喧嚣瞬间被甩在身后。站在巷口能听见火车鸣笛,可往里走十来米,声音就模糊了。墙角青苔湿漉漉的,晾衣杆从这家窗台伸到那家阳台,衬衣滴水在石板路上画出不规则的图案。有个大叔坐在竹椅上摇蒲扇,收音机里放着听不懂的客家山歌。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发现这巷子比想象中深。卖仙人粄的小摊支在拐角,老板娘正往碗里浇蜂蜜。我要了一碗,顺势坐在树墩做的凳子上。她听说我刚下火车,笑着说:"很多人跟你相反哦,在对面坐车出去闯世界。"
确实,站在梅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往车站看,候车室的玻璃反着光,人影来去匆匆。而巷子这边,时间像是调慢了倍速。修鞋师傅不紧不慢地敲着鞋掌,菜贩子把茼蒿整整齐齐码成堆,空气里有种柴火灶和玉兰花香混在一起的味道。
往深处走,看见个老式理发店,红白蓝叁色灯筒慢悠悠转着。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热毛巾敷上去,客人舒服地叹了口气。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镇上也有这样的理发店,现在难得见到了。
巷子尽头有棵大榕树,树荫底下聚着几个下棋的老人。棋盘搁在石墩上,有人举着棋子半天不落下,旁边看棋的比下棋的还着急。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他们完全没注意到生人,倒是树上的麻雀时不时叫两声。
转身往回走时,碰见个挑着竹篓的大姐。竹篓里装满新鲜的沙田柚,说是刚从老家带出来的。她说每周都要这样穿过巷子去市场,走习惯了倒不觉得累。看着她扁担颤悠悠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条巷子就像连接不同生活的通道。
回到巷口,仙人粄摊的老板娘正在收摊。她认得我,招呼说:"下次来梅州,记得再来吃碗仙人粄呀。"我点点头,再看这条梅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忽然觉得它不像初见时那么普通了。那些斑驳的墙面、纵横的电线,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火车站的广播响起,我该进站了。回头望望巷子,夕阳正好给青瓦屋顶镀了层金边。这里和几十米外的火车站,像是两个平行世界,却又通过往来的人们产生奇妙的联结。或许每个车站对面都有这样的巷子,等着路过的人走进去,尝一口本真的生活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