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小区上课约茶,居民学习茶艺交流活动
拉萨的午后阳光总是那么透亮,把小区活动室照得暖融融的。李阿姨捧着新买的紫砂壶推门进来时,屋里已经坐满了人,长桌上摆着五六套茶具,普洱的陈香和绿茶的清冽在空气里打着转儿。
"咱们今天不讲课,就喝茶。"扎西老师笑着把电水壶插上,他年轻时在云南茶山待过七年,"昨天有邻居问,为什么同样的茶叶在我这儿泡得特别甜?其实啊,就是水温的窍门。"
一把茶叶里的邻里情
穿着藏装的卓玛从布兜里掏出个牛皮纸包:"这是我从墨脱带回来的石锅茶,咱们都尝尝?"她边烫茶杯边念叨,去年在小区里碰见王老师抱着茶饼迷路,现在倒成了互相蹭茶的茶友。玻璃壶里的茶汤渐渐变成琥珀色,有人掏出手机拍视频,说要比对和上次泡的颜色差异。
住在叁单元的退休教师老陈推推眼镜:"我在家自己捣鼓半年,还不如今天学这一招——注水要沿着杯壁转圈!"他试着往盖碗里高冲低斟,水柱画出的弧线居然没溅出半滴。对面正在磕瓜子的几个年轻人放下手里的零食,也凑过来看热闹。
其实这类拉萨小区上课约茶的活动已经办了七期。最开始是社区网格员在业主群里随口提议,没想到报名接龙刷了整整两屏。现在每次茶会都像老朋友聚会,有人带自家晾的牦牛肉干,有人带刚烤的青稞饼,茶香混着食物的热气,把二十平的活动室熏得烟火气十足。
窗台上的绿萝在蒸汽里舒展开叶子,藏族阿妈们绣着茶席巾,针线在棉布上穿梭的细碎声响,和盖碗碰撞的清脆动静迭在一起。穿校服的小女孩扒着门框张望,扎西老师招手让她进来,往她手心里放了块茶糖:"让你妈妈下次也来嘛,我们下周教打酥油茶。"
不锈钢电壶又沸腾起来,这次轮到李阿姨展示她老家潮汕的工夫茶。二十一式的流程引得大家举着手机录像,当她手腕悬空表演"关公巡城"时,橙红的茶汤在叁个茶杯间精准流转,响起一片轻轻的惊叹。住在隔壁楼的摄影师小张突然拍腿:"早知道该带叁脚架!这画面绝了!"
茶凉了又续,壶里的茶叶渐渐舒展成完整的叶片。有人说起去年冬天小区水管冻裂时,大家就是聚在这儿用电磁炉烧水泡茶,那桶陈年普洱温暖了整整叁个停电的夜晚。此刻透过氤氲的水汽望出去,每个人的眉眼都染着柔光,仿佛拉萨的月光落进了茶汤里。
临散场时,扎西老师往投影仪上打了张图:"下个月咱们试试冷萃茶?"正在收拾茶具的众人纷纷转头,几个年轻人立即掏出手机要预定名额。窗外飘来煨桑的柏枝香气,与室内的茶香缠绵着,漫过那些陶的、瓷的、玻璃的器皿,在每个人衣襟上留下看不见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