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高价通话事件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上周,赣州有个初中生花了整整八百块钱,就为了打叁小时电话。我头回听说时也愣住了,现在小孩打个电话都这么烧钱了吗?
小陈是赣州某中学的初二学生,平时住校。那天晚上他偷偷溜到宿舍楼道,用手机拨通了一个外地号码。电话那头是他小学时最要好的同学,后来随父母搬去了北方。两个孩子从晚上九点一直聊到凌晨,月光悄悄爬过宿舍的窗台,小陈却浑然不觉。
账单背后的故事
直到第二天查话费,小陈才傻了眼——漫游费加上夜间套餐,整整扣了八百多。这孩子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一夜之间全搭进去了。他班主任后来苦笑着说:“我教了二十年书,头回见着这么贵的电话粥。”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不能全怪孩子。现在初中生一个月零花钱也就两叁百,小陈硬是省吃俭用存了大半年。你说他图啥?不就是想和儿时玩伴说说话嘛。现在的孩子,看着朋友多,真能说心里话的却没几个。
我后来联系上小陈时,他倒是挺坦然:“我知道贵,但有些话必须说。”原来他那朋友转学后一直不适应,最近甚至想辍学。两个半大孩子,在电话里聊未来、聊梦想,也聊那些说不清的烦恼。这通天价电话,倒成了拉朋友一把的救命稻草。
说来也巧,就在上周,类似的学生高价通话事件在别的城市也发生过。几个初叁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每天晚上都要通话讨论作业,结果月底话费全都爆表。家长群里炸开了锅,有骂运营商的,也有怪孩子不懂事的。
这事儿让我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2010年前后,我们偷偷用宿舍公用电话聊天,还得掐着叁分钟挂断。现在倒好,智能手机人手一部,可话费这事反而让人更操心了。运营商那些套餐吧,说起来都是优惠,可一不小心就掉坑里。
小陈的妈妈后来告诉我,她原本想狠狠教训儿子一顿,可听到电话录音里两个孩子互相打气的声音,突然就心软了。“孩子长大了,”她叹了口气,“开始有自己的心事了。”最后家里决定,这笔钱就当给孩子买个教训,但每周会多给他半小时长途通话时间。
说来也怪,自从那通八百块的电话之后,小陈反而更懂得规划了。现在他每个月都会列张开支表,还把省下的零花钱存进银行卡。有时候成长就是这样,总得经历些看似荒唐的事,才能学会生活的道理。
如今在赣州某些中学里,老师们开始把这件事当案例讲。不是教孩子们怎么省钱,而是告诉他们:珍惜感情很重要,但表达感情的方式可以更聪明。就像有个学生说的:“其实开视频聊天更划算,还能看见对方的表情呢!”
夜深人静时我常想,也许我们不该光盯着那八百块钱看。在两个少年的笑声里,在那些断断续续的倾诉中,有些东西远比话费珍贵。只是下次打电话前,记得先看清楚套餐余量——这话我都想告诉所有正在长大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