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界首汽车东站附近有巷子吗
界首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这个问题突然冒出来的时候,我正站在汽车站前那片空荡荡的水泥广场上。午后的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把人影子拉得老长。
要说这汽车东站,在界首也算个热闹地方。大巴车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周边商铺开了不少。可你要是仔细看,会发现车站主楼两侧确实有些不起眼的通道,被那些卖小吃、开旅馆的招牌半遮着,不特意找还真容易错过。
那些藏着的通道
我往右边走了几步,绕过一家冒着热气的包子铺,果然看见一条窄窄的巷子。说它是巷子吧,其实更像两栋楼之间的缝隙,宽的地方能过辆叁轮车,窄处两个人得侧身才能错开。地上铺着老旧的石板,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响声。
巷子两边墙上留着深深浅浅的印记,有老住户在窗台上摆了几盆绿植,给这灰扑扑的巷道添了点生气。往里走,还能看到几家住户,木门虚掩着,隐约能听见里面的电视声。
这时候正好有位大爷拎着鸟笼从巷子深处走出来,我便凑上前问了句:“大爷,这巷子往里还能通到哪儿啊?”大爷停下脚步,把鸟笼往上提了提:“能通到后面的居民区,再往前就是老街道了。我们住这片的都爱走这条路,比绕大马路近多了。”
原来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竟是条近道。难怪刚才看见几个提着行李的人熟门熟路地拐了进去。
另一侧的发现
从这边出来,我又绕到车站左边。这边的情况不太一样——巷口明显宽了不少,还竖着个褪了色的指示牌,上面模糊写着“便民通道”几个字。走进去才发现,这条巷子活脱脱是个小市集。
卖水果的、修鞋的、配钥匙的,各式小摊顺着巷子排开。虽然是下午,人却不少。有个大姐守着她的煎饼摊,铁铲在鏊子上刮得嚓嚓响,香味飘得老远。
“这条巷子存在好些年了,”煎饼摊大姐一边翻着煎饼一边说,“车站扩建时特意留的,方便我们这些做小生意的,也方便居民穿行。”她麻利地给煎饼翻个面,又补充道,“你要是头回来,可能真注意不到。”
我站在巷口往里看,确实,从车站广场望去,这些巷子都被沿街的店铺挡住了。不特意找,很容易就当它们不存在。
其实想想,每个车站都有这样的角落吧?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藏在主干道旁边,承载着本地人日常的来来往往。游客可能不会留意,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些小巷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回家的近道,是谋生的小天地。
天色渐渐暗下来,车站的灯一盏盏亮起。我站在广场中央,看着那些巷口进进出出的人影——有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好奇地张望,有下班的大妈熟练地拐进去,还有小孩子蹦蹦跳跳地从里面跑出来。这些巷子就像城市的秘密通道,连接着车站的喧嚣和居民区的宁静。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界首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不但有,还不止一条。它们安静地待在车站两侧,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