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大学校鸡的暗号,常德大学校园暗语趣谈
最近在常德大学的校园论坛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被顶到了热门——常德大学校鸡的暗号。这个听起来带着点神秘色彩的词条,让不少新生摸不着头脑,却让老生们会心一笑。
其实啊,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我也愣了半天。什么校鸡?还暗号?该不会是那种不太好的意思吧?后来才弄明白,这完全是个美丽的误会。在常德大学的校园文化里,“校鸡”指的可不是什么动物,而是同学们对校内几只着名“吉祥物”的昵称——那是几只在校园里悠闲生活的母鸡,经常在图书馆后面的小花园出没。
校园里的特殊居民
说到这几只鸡,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家禽。据说早在七八年前就在校园里安家了,一代代繁衍下来,成了常德大学最资深的“常住居民”。学生们给每只鸡都取了名字,最胖的那只叫“团团”,羽毛最漂亮的那只叫“彩彩”,还有只特别机灵的,见人就跑,大家叫它“闪电”。
那么“暗号”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更有趣了。常德大学校鸡的暗号其实是一套学生之间自发形成的默契。比如有人在小花园自习时看见了“团团”,就会在朋友圈发个“今天圆滚滚”,懂的同学就知道是哪只鸡出现了。要是有人说“彩彩换新装了”,那就是发现那只漂亮母鸡的羽毛有了变化。
这种校园暗语不只是好玩,还真的很实用。前两天我赶着去上课,碰到个不熟路的访客问行政楼怎么走,我正好看见“闪电”往那个方向跑,就顺口说了句“跟着校鸡走就行”。那位访客将信将疑地跟着鸡走,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地方。后来他在校园论坛发帖说这事,底下清一色的回帖都是“懂的都懂”。
暗号背后的温情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常德大学校园暗语,实际上承载着很多温暖的校园记忆。大叁的张同学告诉我,他刚入学时很内向,就是在小花园喂鸡时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当时女孩说了句“团团今天胃口不错”,他接上“因为它知道你会来”,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聊起来了。
李教授也笑着说过,他判卷子压力大的时候,就喜欢去小花园看看这几只鸡。“有次我正盯着‘彩彩’发呆,忽然有个学生过来跟我说‘老师,它今天在思考高数题’,把我逗笑了,压力顿时少了一半。”
常德大学校鸡的暗号这个话题,表面上说的是那几只鸡和同学们之间的小秘密,实际上反映的是这所大学特有的校园文化。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自然。
如今,这个暗号系统还在不断丰富。新来的学弟学妹们给最近出生的小鸡崽取了新名字,还开发了更多有趣的暗语。比如“鸡妈妈带娃”表示考试周临近,“小鸡独立”则代表寒暑假到来。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暗语,让常德大学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有时候想想,大学时光里最珍贵的,未必是那些厚重的教科书和没完没了的论文,反而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校园趣事,构成了我们最鲜活的青春记忆。就像那几只在校史上留不下名字的鸡,却在无数常德学子的心中,占据了一个特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