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高平小巷情缘何处寻

发布时间:2025-11-03 04:13:12 来源:原创内容

高平巷子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老墙角的青苔又厚了一层。我撑着伞站在巷口,突然想起邻居张奶奶说过的话:“这巷子啊,藏着的可不只是陈年旧事。”

去年春天,我常看见巷尾修鞋的陈师傅收摊后,总要绕到巷子中段的裁缝铺站一会儿。裁缝铺的王阿姨低头缝衣服,他就隔着玻璃窗看。有天我终于忍不住问陈师傅,他搓着粗糙的手笑:“看她缝纫机转得顺当,我就放心了。”后来才听说,叁十年前他们曾在这条巷子相亲,阴差阳错没能在一起。如今两人都失了配偶,却依然保持着这份隔着窗户的守望。

豆浆油条的早晨

清晨的高平巷子最有烟火气。豆浆铺的李叔每天四点起来磨豆子,第一锅油条总是留给扫街的周阿姨。“她爱吃脆的。”李叔边说边把油条翻了个面。周阿姨扫到店门前时,豆浆正好晾到温热。两人从不说什么甜言蜜语,一个递豆浆,一个接油条,这样默契的互动已经持续了整整八年。

巷子里的年轻人总爱开玩笑问:“高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李叔听见了,笑眯眯地指指锅里翻滚的油条:“这不就在油条里打着转嘛。”

说真的,现代人总把爱情想得太复杂。在高平巷子,它可能就在豆浆油条的热气里,在修鞋匠守望的目光里,在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间里。高平小巷情缘何处寻?或许根本不用刻意去寻找。

去年夏天,租住在我隔壁的小赵每天早起跑步,总遇见买菜回来的幼儿园林老师。起初只是点头问好,后来小赵会顺手帮她把菜提上叁楼。再后来,我看见他们傍晚并肩在巷子里散步,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现在两人已经订了婚,小赵说:“这条巷子每块石板都记得我们走过的每一步。”

巷子中那棵老槐树也是个见证。树身上刻着不少名字,虽然模糊了,但故事还在。住在槐树边的刘爷爷说,六十年前他和老伴就在树下第一次牵手。“那时候这条巷子还没这么宽。”他望着斑驳的树干,眼神温柔得像在注视爱人。

其实啊,高平小巷情缘何处寻这个问题,每个住在巷子里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陈师傅来说,在裁缝铺的窗外;对李叔来说,在清晨的豆浆锅里;对小赵来说,在共同走过的青石板上。这些细碎的生活片段,拼凑出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

傍晚时分,我又看见陈师傅站在裁缝铺外。这次王阿姨推开门,递给他一件新做的衬衫。两人在暮色里说了几句话,陈师傅抱着衬衫笑得像个少年。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西边天空露出一道彩虹,正好横跨在高平巷子的上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