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小妹24小时喝茶,江陵姑娘全日品茶休闲
这两天朋友圈刷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说现在荆州姑娘们喝茶都流行24小时不打烊了。说来也巧,我表妹就在江陵古城开了间茶室,上次视频时她边烫茶杯边笑:“现在咱们这儿啊,凌晨叁点都有人来敲门要喝凤凰单丛。”
记得去年夏天去过她那儿,晚上十点多的临江茶座还坐满了人。穿汉服的小姑娘们围坐着拍茶汤,几个阿姨边嗑瓜子边聊家长里短,窗外就是静静流淌的长江。表妹拎着铜壶在茶桌间穿梭,额头上沁着细汗,嘴角却始终带着笑。“姐你看,我们这儿的荆州小妹24小时喝茶可不是说着玩的,昨天凌晨还有几个写完论文的学生来这儿点了壶金骏眉提神呢。”
茶香里的日夜晨昏
说起来也挺神奇,以前总觉得喝茶是中年人的消遣,现在反而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表妹的茶单上有行小字特别打眼:“月光茶时——晚十点至早六点特供安神茶”。有天半夜我睡不着,见她正在 Instagram 上发刚插好的茶花,底下立即有人评论:“等着,半小时后到!”
这种江陵姑娘全日品茶休闲的风气,倒成了古城的新风景。清晨五六点,遛弯的大爷会顺道来取预定好的冷泡茶;正午时分,游客歇脚时最爱点冰滴乌龙;到了深夜,反而最热闹——写生的美院学生、赶方案的设计师、刚下夜班的护士,都爱来这儿要壶茶,在暖黄的灯光下各自安静地忙碌着。
有回遇见个常客,是附近医院的护士小陈。她下夜班总爱来喝杯安吉白茶:“在这儿坐着看天色慢慢亮起来,比回家倒头就睡舒服多了。”她说现在科室里好几个姐妹都养成了这个习惯,有时候还能碰上来值早班的同事,就在茶室门口互相递杯茶,算是个特别的交接班仪式。
表妹的账本上记着个暖心数据:深夜里点得最多的不是咖啡,而是各种淡茶。茉莉银针、桂花龙井这些清雅的口味特别受欢迎,看来大家来这儿不只是为提神,更像在寻找某种慢下来的节奏。
茶盏中的城市温度
茶室墙角有个特别的留言本,翻开来都是客人的随手记。有页写着“考研第叁十六天,这壶普洱陪我又啃完一章”,旁边不知谁添了句“加油”;还有页画着简笔画:两个姑娘对坐饮茶,标注着“和闺蜜吵架后和好于此”。
最让我触动的是去年冬至那晚。那天下着冻雨,本来以为不会有什么客人,结果晚上十点多突然涌进来十几个人——都是附近商铺的店主。原来这天是这条街停电检修的日子,大家收工后不约而同都想来喝杯热茶。卖藕汤的王婆婆还端来锅热乎乎的汤圆,大家就着茶香分食,那场面比过年还温馨。
这种荆州小妹24小时喝茶的经营模式,慢慢变成了种生活方式。表妹说现在熟客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和专属茶杯,有人甚至把茶叶存在店里。有个做程序员的小伙子存了半斤太平猴魁,每次熬夜写代码就来取一撮,他说在这敲键盘比在家里有灵感。
上个月茶室添了张长茶桌,周末常有人自带茶叶来举办茶会。表妹现在不但要管经营,还得学习更多茶文化知识——客人们的问题可多了,从怎么区分春茶秋茶,到各种茶具的用法,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在茶室办读书会。
暮春的傍晚,我又去表妹的茶室坐了一会儿。落日余晖透过木格窗洒在茶席上,几个年轻人正在研究新到的武夷岩茶,隔壁桌的老先生慢悠悠地沏着功夫茶。表妹刚给外卖平台补完货,转身又去教新来的店员如何控制水温。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江陵姑娘全日品茶休闲”——这不只是做生意,更像是在经营一个随时敞开大门的客厅,用茶香串联起古城的十二时辰。
走出茶室时华灯初上,回头望去,暖黄的灯光下又坐满了人。或许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不论什么时候推开那扇木门,总会有人对你微笑:“来啦?今天想喝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