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微信联系300元一次
昨晚跟老同学打电话,他神神秘秘地问我:“你猜我在化州微信附近人里刷到什么了?有人直接标着300元一次,这价码也太明白了吧?”我握着手机愣了半天,这年头连这种交易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
说实话,刚开始我还不太信。特意打开附近的人看了眼,结果真有好几个头像暧昧的账号,个性签名里直接写着“300元一次”的字样。有个叫“化州小妹”的账号更直接,朋友圈背景图就用艺术字标着价格,这操作实在让人目瞪口呆。
藏在屏幕后的灰色交易
我试着跟其中一个账号聊了聊,对方开门见山就说“附近微信联系300元一次”,连半点遮掩都没有。问她在哪见面,她说化州几个宾馆都行,只要提前半小时微信说声就好。这流程熟练得让人心惊,看来已经不是头一回这么操作了。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类账号在化州微信附近人里还真不少。有的装作正经做微商的,聊着聊着就开始暗示特殊服务;有的干脆把价格写在昵称里,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么直白的交易方式,倒让我想起以前那些小巷子里闪烁的霓虹灯,只不过现在都转移到手机屏幕上了。
有个在化州开便利店的朋友告诉我,他经常看到有陌生男女在他店门口碰面。女的低头不停看手机,男的东张西望,简单说两句话就一前一后往旁边旅馆走。“基本都是通过附近的人联系的”,他耸耸肩说,“现在这世道,找乐子都变成扫码支付了”。
说起来,这种“化州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现象,倒像是把旧行当装进了新壳子里。以前站街的现在改玩手机了,谈价钱的场所从街角变成了聊天窗口,连现金交易都变成了微信转账。科技进步了,可有些东西还是老样子。
我认识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说现在在化州想找点刺激太容易了。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随手打开微信附近的人,总能刷到几个明码标价的。“比去娱乐场所便宜多了”,他满不在乎地说,“而且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拉黑,多方便”。听他这么说,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种“附近微信联系300元一次”的服务,表面看着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可背后的水有多深谁也不知道。有个做辅警的老乡跟我说,他们最近处理的好几个治安案件,都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引发的。有的是价格没谈拢,有的是服务后反悔要报警,乱七八糟什么情况都有。
想想也是,这种来路不明的交易,既没有安全保障,又可能藏着各种陷阱。万一遇上骗子或者更糟的情况,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可偏偏就有人觉得这样方便,觉得隔着屏幕比面对面更安全,这想法实在让人想不通。
现在走在化州的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边走路边低头刷手机。有时候我在想,他们是不是也在翻看微信附近的人?会不会正在跟某个标着“300元一次”的账号聊天?这个时代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这么近,又这么远。
老话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现在的人偏要在窝边草里找刺激。也许是因为生活太压抑,也许是因为孤独感作祟,但这种“化州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交易,终究是在玩火。说不定哪天就烧到自己身上,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放下手机,我走到窗边看着化州的夜景。霓虹灯依然闪烁,街道上车来车往,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可谁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有多少人正在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进行着不为人知的交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