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销售意图
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
晚上刷微信附近的人,突然蹦出个头像靓丽的账号。你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这到底是普通网友,还是来做生意的?这事儿在丰镇还真有不少人琢磨过。前两天还有个老街坊拉着我问,说他总看到些花里胡哨的账号,想打招呼又怕唐突。
其实辨别方法没那么玄乎。先看资料页——要是昵称直接带销售暗示,或者个性签名里塞满手机号、微信号的,基本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有次我见个账号,签名写着“全网最低价,支持线下交易”,这不明摆着嘛。正常用户的签名多半是心情随笔或生活感悟,谁会把联系方式当标语挂呢?
朋友圈内容更是重头戏。连续刷到十几条商品图,配上统一格式的广告词,这种账号性质就很明显了。不过现在有些聪明的卖家会混着发生活动态,但细看就能发现破绽——网红摆拍照片永远戴着口罩,所谓“实拍图”都带着相同的水印。倒是真邻居发的动态,经常能看见人民公园的桃花,或是美食街新开张的馆子。
打招呼时的对话也有门道。对方开口就推荐产物,或者反复询问你的消费需求,这意图就太明显了。正经交朋友的人,开场白多是“你也住在齿齿小区吗”,聊的尽是周边停水停电、广场舞换新曲目这些生活琐事。要是聊了两叁句对方就开始发商品报价单,那基本可以确定是在做微商了。
有年轻人提议直接看微信运动步数,说常年步数极低的可能是宅家做线上生意。这说法听着新鲜,但确实碰上过几个这样的例子。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上班族也是公司家里两点一线,单凭步数判断难免误伤。
最近还注意到个细节——很多营销号会同时出现在多个定位。今天显示在城东,明天就跑城西去了。普通用户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最多就在单位、住所以及常去的商场周围转悠。要是某个账号的定位天天跨越大半个丰镇,那确实值得多留心。
其实微信官方一直在调整附近的人功能。记得前年冬天,突然冒出很多营销号用虚拟定位,那阵子举报功能特别忙。最近半年情况好了些,但偶尔还是会刷到些可疑账号。这时候直接点举报就行,既清净了网络环境,也帮了其他人。
现在大家用这个功能,更多是看看附近有没有兴趣相投的群聊。上周我们小区就是通过附近的人功能建了个羽毛球约球群,现在每周叁都在体育馆包场。这种接地气的用法,反倒让这个功能重新热闹起来。
说到底,在丰镇这样的小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说不定今天在附近的人里看到的陌生头像,明天买菜时就能碰见。保持份平常心,带着警惕性,既不用草木皆兵,也别太过单纯,这样使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才最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