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桦甸同城百元两小时交友
最近在桦甸本地群里老是看到有人提这个,说微信附近的人里藏着不少百元两小时的交友信息。说实话,刚看到这种消息时我心里直嘀咕:现在连交个朋友都这么明码标价了吗?
那天晚上闲着刷手机,顺手点开附近的人功能。好家伙,还真刷到几个带着“百元两小时”字样的账号。头像都是些模糊的侧脸,地区清一色标注着桦甸本地的街道名字。有个叫“城南小张”的账号特别显眼,介绍里直接写着“同城见面两小时,聊得来再加微信”。
这样的交友方式真的靠谱吗
我试着用同事老王的经历来琢磨这事。他上个月通过附近的人认识了个网友,说好只是喝杯奶茶聊聊天。结果见面才发现对方带着两个朋友,硬是拉着他去了家消费不低的台球厅。最后结账时平摊下来,每人正好花了一百块。这事让老王郁闷了好几天,逢人就说现在同城交友的水太深。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也有人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靠谱的朋友。楼下超市的老板娘就说她表妹去年在微信上认识了个同样喜欢画画的姐妹,现在每周都约着去松花江边写生。但她们从来不会提前约定具体见面时长,更不会把两小时作为标准。
我琢磨着,把交友时间精确到两小时这个做法挺有意思。就像我们平时在早市买菜,老板说“十块钱叁斤”那样干脆。但人和蔬菜终究不一样,感情这东西哪能像沙漏那样计时呢?
现在桦甸年轻人压力确实大,白天上班晚上宅家,想认识新朋友都不容易。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本来挺方便,可惜被些别有用心的给玩坏了。记得前阵子文化广场举办的同城读书会,现场来的基本都是通过微信群认识的,那种面对面交流的氛围,可比在手机上划来划去实在多了。
要是真想在桦甸结交朋友,其实周末去金沙河漂流基地当志愿者,或者参加白桦林摄影协会的外拍活动,都能遇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这些活动往往就收个二叁十块物料费,相处时间反而能自由掌控。
最近还听说有些桦甸本地商家搞起了“桌游体验局”,每人付个饮料钱就能玩一下午。这种慢慢熟络起来的方式,总比盯着手表计算两小时要自在得多。毕竟真正的友情像炖老汤,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啊,下次再看到“百元两小时”这样的字眼,咱们得多留个心眼。在桦甸这样的小城,真想交朋友的话,公园里下象棋的大爷、早餐摊前排队的大姐,说不定都比那些刻意标价的人来得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