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98场体验分享,芒市九十八场经历记述

发布时间:2025-11-02 23:03:59 来源:原创内容

刚走进芒市98场那会儿,我其实挺懵的。迎面是个半开放式的庭院,竹编灯笼在廊檐下晃悠,几个穿着扎染布衣的姑娘正蹲在地上挑拣茶叶,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糯香。这和我想象中的"场子"完全不一样——没有喧嚣的音乐,没有浓烈的商业气息,倒像是闯进了哪个傣族老乡家的后院。

穿紫色筒裙的阿妹带我穿过晾着茶饼的架子,随手掰了块生普递过来:"试试今年的春茶?"茶汤在粗陶碗里漾出琥珀色,入口带着山野气的苦涩,但回甘特别悠长。我们就这样坐在竹凳上喝茶,她讲起这片茶山的故事,说有些古茶树比她的爷爷年纪还大。

在制陶坊重新认识泥土

转过茶棚就是制陶坊,有个老师傅正在拉坯。看我站着看了很久,他直接把转轮让给我试试。手刚搭上泥坯就歪了,师傅笑着扶正:"泥巴有泥巴的性子,你得顺着它来。"反复失败七八次后,终于有个碗初具雏形。捧着那个歪歪扭扭的陶碗时,突然觉得这不仅是做件器物,更像在和自己较劲又和解的过程。

傍晚的篝火堆旁聚了不少人。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家弹着叮琴,年轻人在教孩子唱调子古怪的迎客歌。有个从昆明来的大学生悄悄说,他本来只是冲着网红打卡点来的,现在却打算多住两天学纺织。火苗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

离开时经过初遇阿妹的茶棚,她正在给茶饼扎笋壳。见我过来,利索地包好刚做的陶碗递给我:"带着芒市的泥土回去吧。"那只不成形的陶碗现在还在我家书架上,每次看到都会想起98场里慢悠悠的时光。或许这就是芒市98场体验分享最珍贵的地方——它让匆忙的现代人重新学会,怎么用最朴素的方式和自己相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