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马鞍山哪有小巷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11-04 07:00:40 来源:原创内容

马鞍山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这个问题最近老在我脑子里打转。前两天和朋友喝酒,他还念叨着想去马鞍山的老巷子转转。

说起站小巷这个词,估计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觉得陌生了。这其实是咱们这儿的方言,大概就是指那些藏在街角巷尾的小店面,有的卖早点,有的修鞋,还有的开着小卖部。这些地方都不起眼,但特别有生活气息。

老街里的意外发现

我上周特意去了趟雨山湖附近的老城区,在红旗路那一带转悠。说实话,现在城市发展快,好多老巷子都拆了,要不就改成了商业街。正想着是不是白跑一趟,却在两条大路的夹缝里发现了一条窄巷子。

巷口有个老大爷在修自行车,我凑过去问了句:“师傅,这附近还有站小巷的铺子吗?”大爷抬起头,用毛巾擦了把汗:“往里走,拐两个弯,王阿姨的杂货铺还开着呢。”他那语气平常得很,好像这在马鞍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顺着大爷指的路往里走,巷子越来越窄,两边的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忽然就闻到了一股炸丸子的香味,跟着味道往前走,果然在第二个拐角看见了王阿姨的铺子。店面很小,也就五六平米,但东西摆得满满当当,从针头线脑到酱油醋盐,应有尽有。

王阿姨正在门口的小煤炉上炸丸子,看见我站在那儿张望,很自然地招呼:“小伙子,买点什么?刚炸的萝卜丸子,来点儿尝尝?”她那语气,就像是在招呼邻居家孩子,完全不像做生意的人。

巷子深处的生活味儿

站在王阿姨的铺子前,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人们总爱找这些站小巷的地方了。这儿不像超市那样规规矩矩的,货物堆得有点乱,但特别有人情味。有位老太太来买盐,顺手就在店里的小凳子上坐了会儿,和王阿姨聊起了家里的烦心事。

王阿姨一边炸丸子,一边听老太太唠叨,时不时插两句话。这种场景,在大商场里根本见不着。我发现马鞍山哪有小巷的地方,多半还保留着这种老式的邻里关系。

后来又往巷子深处走了走,发现还有个补鞋的老匠人,店面更小,就是个门口搭的棚子。老师傅说他在这个地方补鞋叁十年了,看着巷子里的孩子长大,又看着他们搬走。“现在来补鞋的人少了,”他笑着说,“但老街坊还是爱来我这儿,顺便聊聊天。”

说实话,站在那条窄窄的巷子里,我突然有点感动。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这些站小巷的师傅们还守着老手艺,老地方。他们不急着赚钱,更在意和街坊邻居的那份交情。

转了半天,肚子有点饿了。正好看见巷子尽头有家卖烧饼的小摊,炉子烤得香喷喷的。老板是个中年汉子,手法特别熟练,揉面、撒芝麻、贴炉子,一气呵成。我买了两个烧饼,站在路边就吃起来,外酥里嫩,还是小时候那个味道。

这时候才想起来,朋友问的马鞍山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这不就是吗?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只要用心找,在老城区里还是能发现这些藏在角落里的宝贝地方。

天色渐晚,巷子里亮起了几盏昏黄的灯。王阿姨开始收摊了,她把店门口的货物一件件搬进去,动作不紧不慢。我忽然觉得,这些站小巷的存在,就像是这座城市的记忆,静静地待在某个角落,等待着懂得的人来发现。

回去的路上,我给朋友发了条信息:“找到地方了,周末带你来。”我想他一定会喜欢这些藏着故事的巷子,喜欢这种在马鞍山越来越难找的人情味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