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水磨工作室喝茶,德兴水磨茶坊品茗时光
偶然闯进的安静角落
那天下午,我在德兴的老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纯粹是为了躲开城市的喧嚣。拐过一个种着梧桐树的街角,一栋灰墙黛瓦的老房子出现在眼前,门楣上挂着一块小小的木匾——“德兴水磨工作室”。这名字听着就有点特别,不像个普通的茶馆,倒像是个做手艺的地方。心里正琢磨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茶香飘了过来,我的脚步不自觉地就被牵引了进去。
推开门,里面的世界和外头的车水马龙仿佛是隔开的。光线有些暗,但很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旧木、纸张和茶叶混合在一起的,一种沉静的味道。几位客人散坐在角落,低声交谈,或者干脆就静静地坐着,看着窗外。一位穿着素色布衣的姑娘走过来,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微笑着递上一张简单的茶单。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心想,就在这里打发一个下午吧。
水磨声声慢
点了一壶本地的绿茶,我才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地方。原来,这“水磨工作室”的名字并非虚设。在房间的另一头,真的摆放着一套小型的、老式的水磨工具,石磨槽里还有未清理的茶末。店员看我好奇,便轻声解释说,他们有时会用这种传统的水磨方式来研磨抹茶,或者处理一些茶叶,觉得这样更能保留茶叶的本味和灵气。
正说着,那水磨就轻轻地转动起来,发出“咕噜咕噜”的、沉稳而缓慢的声音。这声音一点也不刺耳,反倒像是一首古老的催眠曲,让整个空间的节奏瞬间慢了下来。我看着那石磨一圈圈地转,听着那富有韵律的声响,心里那点焦躁,不知不觉就被磨平了。现代生活里什么都求快,连喝茶都讲究速泡,能这样安静地看着、听着一种缓慢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这时候,我的茶上来了。白瓷盖碗,揭开一角,热气伴着清香猛地窜出。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开,汤色清亮。喝上一口,初时微苦,而后回甘,喉间一片润泽。坐在这里的德兴水磨工作室喝茶,喝的似乎不单单是茶的味道,还有这种被“慢”下来浸泡过的时光。
此间光阴最留人
邻座是一位常来的老先生,他看我对着水磨出神,便凑过来聊了两句。他说他退休后,几乎每周都要来这儿坐坐。“你别看这东西老土,”他指着水磨说,“它转它的,你发你的呆,谁也不耽误谁。比在家里对着电视强多了。”他的话把我逗笑了,但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个理儿。在这里,你可以心安理得地什么也不做,让思绪放空,或者天马行空地乱想。
我又续了一泡水,茶叶的滋味淡了一些,但香气还在。窗外的光线渐渐变得金黄柔和,投射在老旧的地板上。我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把这里叫做“德兴水磨茶坊品茗时光”了。这“茶坊”二字,听着比“工作室”更显亲切和日常;而“品茗时光”四个字,精准地道出了在这里消费的,不仅仅是那几片叶子,更是一段专属的、宁静的、属于自己的好光阴。这段时光,因为那水磨的声音,因为那杯中的起伏,而被拉得又长又慢,值得细细品味。
走出工作室,晚风拂面,街灯已经亮起。我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块小木匾,感觉就像是做了一个短暂而惬意的梦。口袋里好像还留着那缕茶香,耳朵里似乎还能听到那“咕噜咕噜”的水磨声。这处藏在老街里的天地,或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能让心灵靠岸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