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耍女娃,句容女娃游玩记
春末的清晨,微风中还带着些凉意,我揣着相机就出门了。今天没什么特别计划,就想在句容城里随便转转,看看这座小城的日常。走到崇明公园附近,正赶上早市最热闹的时候。
路边卖栀子花的老奶奶系着蓝布围裙,竹篮里的花朵还沾着露水。“小姑娘,买串茉莉吧,香得很。”她笑着把白丝线串起的花环递过来。我凑近闻了闻,那股清甜味儿让人想起外婆家的院子。付钱时注意到她布满老茧的手,指甲缝里还留着泥土——这双手种出的花儿,比花店里的更有温度。
老街深处的童谣声
转过街角,青石板路渐渐窄了。这边是句容的老城区,白墙黑瓦的屋子挨得紧密。忽然听见孩童嬉闹的声音,循声望去,几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跳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她们边跳边唱,脚上的塑料凉鞋啪嗒啪嗒响。
这场景让我愣住了。现在城里孩子都抱着平板电脑,没想到在句容还能见到这样的童年。穿红裙子的小女孩跳累了,靠在墙边擦汗,她母亲从二楼窗户探出身,用本地话叮嘱着什么。那语调软软的,像在唱歌。
我举起相机想记录这个画面,又慢慢放下了。有些瞬间,还是留在记忆里更好。
沿着巷子继续走,每家每户的门都敞开着。能看见天井里晾晒的衣裳,闻到厨房飘出的饭菜香。这儿的生活节奏很慢,慢到可以看清梧桐叶飘落的轨迹。在便利店买水时,老板娘正教女儿写作业:“我们句容人啊,就图个踏实。”这话说得朴素,却让人心里一动。
茅山脚下的茶香
午后坐车去茅山,盘山公路两侧的茶田绿得发亮。茶农戴着斗笠在田间忙碌,远远望去像散落的蘑菇。我走进一家茶棚歇脚,主人热情地泡了本地特产——茅山长青。
“这茶要趁热喝。”他推过白瓷杯,茶汤清澈透亮。我小心抿了一口,初尝微苦,回甘却持久,仿佛把整座山的青翠都喝进了肚子里。老板说他们家叁代都种茶,女儿放学回来也会帮忙采茶。“别看她年纪小,分辨茶叶嫩芽比大人还准哩。”
窗外传来学校放学的铃声,孩子们背着书包往家跑。几个女孩手拉手走过,校服裙摆被风吹得鼓起。她们在岔路口道别,约好明天早点到校跳皮筋。这样的句容耍女娃日常,平淡却动人。
夕阳西斜时,我登上葛仙观前的平台。整座句容城在余晖中泛着金光,老街的瓦片像鱼鳞般闪闪发亮。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此心安处是吾乡”。
下山路上,又遇见早市卖花的老奶奶。她正收拾摊位,看见我便笑了:“玩得开心吗?”我点点头,她把最后一串茉莉花塞进我手里:“带着句容的香味回去吧。”那笑容在暮色里格外温暖。
回程的车上,茉莉花香萦绕在鼻尖。我想,或许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脉动,而句容的脉搏就藏在那些寻常巷陌里,藏在女娃们清脆的笑声中,藏在经年不变的烟火气里。这种质朴的生活质感,比任何景点都更让人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