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私人工作室品茶,扶余私人茶室雅聚体验
推开那扇木纹斑驳的格子门,仿佛踏进了另一个时空。外头的车马声像被过滤了似的,只剩下风穿过竹帘的细微声响,还有那缕若有若无的茶香,勾着你往深处走。
朋友总说我该来这儿看看,说扶余私人工作室品茶的感觉很特别。起初我还纳闷,喝茶嘛,能特别到哪儿去?直到走进这个藏在巷子深处的小院,我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茶香里的慢时光
工作室的主人是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女子,大家都叫她林姐。她没急着泡茶,倒是先让我在茶案前坐下。“不急,”她温声说,“先听听水沸的声音。”红泥小炉上的水壶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那声音确实让人莫名地静下心来。
她取茶叶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茶则在她手中转了个圈,一小撮墨绿的茶叶便落进了温热的盖碗里。“这是去年秋天的凤凰单丛,”她边说边注水,“你闻闻,是不是有股山野的气息?”
头泡茶的香气升腾起来,真的,那不是香水那种直白的香,倒像是雨后山林里飘来的,带着湿润的草木味道。我小口抿着,茶汤在舌尖转了个圈才咽下——嗯,先是微微的苦,然后甜味慢慢地从喉咙深处返上来。
“喝茶就是这样,”林姐笑了笑,“得给它点时间,也得给自己点时间。”
我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茶叶的来历聊到制茶人的故事。她说起那些守在山里的茶农,如何守着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如何看天做茶,那份专注和耐心,似乎也透过这杯茶汤,慢慢地传递过来了。
茶室里的温度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茶海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又来了几位常客,大家自然地围坐成一圈。没人看手机,也没人高谈阔论,就这么安静地喝着茶,偶尔说上几句贴心话。
有位老先生每周都来,就为了喝一泡他存了十年的老普洱。他说这茶就像老友,每次喝都有不同的感受。还有个年轻的姑娘,每次工作压力大了就会过来坐坐,她说在这里呆上一个下午,回去又能心平气和地面对那些烦心事了。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扶余私人茶室雅聚体验会让人念念不忘。这里卖的不只是茶,更是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一种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切连接。
林姐又给我们续了一泡茶,这次是香气高扬的台湾乌龙。茶汤在杯中泛着蜜色的光,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杯,相视一笑。那一刻,什么烦恼啊、焦虑啊,好像都随着茶香飘散了。
离开时已是黄昏,巷子里的路灯刚刚亮起。我回头看了眼那扇木门,它静静地立在那里,像是守护着什么。嗯,下周末有空,我还想来坐坐。这里不只是一个喝茶的地方,更像是城市里一个温暖的角落,让你知道,总有个地方可以慢下来,好好地喝杯茶,好好地和自己待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