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蒙自微信附近百元一次联系
最近在蒙自的街头巷尾,总听人念叨什么微信附近人百元一次的事儿。昨儿个在米线店吃早饭,隔壁桌两个大叔边剥鸡蛋边嘀咕,声音压得低低的,说的就是这档子事。
说实话,头回听见"蒙自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这种说法,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不就是普通社交功能吗?怎么还明码标价起来了?后来特意问了常玩手机的表弟,年轻人笑得前仰后合,说我想岔了,人家说的是找个陪聊解闷的。
这事到底靠不靠谱
我试着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好家伙,刷新两下真冒出几个头像花里胡哨的账号。个性签名写得那叫一个直白,就差把"百元一次"写脑门上了。有个叫"蒙自小玫瑰"的,朋友圈全是咖啡馆角落的照片,配文都是"今天心情不错,想找人说说话"。
不过你说真要掏这一百块吧,心里又七上八下的。万一是仙人跳呢?或者聊两句就管你要红包?表弟说他同学试过,结果对方开场白就是"哥哥要不要看更精彩的",吓得他赶紧删好友。这蒙自微信附近百元一次联系的套路,水还挺深。
上礼拜在文澜公园遛弯,遇见个摆摊卖栀子花的老奶奶。听说我在琢磨这个,她摆摆手说:"现在的小年轻啊,宁可花一百块跟手机聊天,都不愿来买束花送对象。"这话说得我愣了半天。
藏在屏幕后的众生相
其实细想下来,会做这行当的,多半也是生活所迫。有个自称"蒙自大学生"的账号跟我说,她是因为家里困难才出来接单,纯语音聊天,绝不见面。说话时背景音里还有翻书声,也不知是真是假。
还有个更离谱的,张口就要叁百,说能提供"特殊服务"。我赶紧退出对话框,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有。倒是遇到个实在人,直接说:"哥,这价格就是普通唠嗑,您要指望别的可不行。"
我认识个快递小哥,他说经常给这类人送外卖。有回半夜送奶茶到宾馆,开门的是个打扮时髦的姑娘,屋里还传来男人的说笑声。他摇摇头:"这蒙自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的生意,比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的赚得多多了。"
现在的人啊,隔着屏幕什么话都敢说。上周我试探着问其中一个,能不能便宜点,对方秒回:"大哥,现在猪肉都涨价了。"把我给噎得,这都哪跟哪啊。
楼下开小卖部的王婶说得在理:"从前街坊邻居坐门口就能唠半天,现在倒好,聊天还要花钱。"她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整个院子的人都在梧桐树下乘凉,哪有现在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儿。
不过话说回来,存在即合理。既然蒙自微信附近百元一次联系的需求这么旺盛,说明确实有人需要这种服务。可能是独在异乡的打工人,也可能是压力太大的上班族,花点钱找人说说话,总比憋出病强。
昨晚上我又点开附近的人,看见个新账号,签名是"正经聊天,不涉黄赌毒"。想了半天还是没加,倒不是舍不得那一百块,主要是觉得,与其和陌生人隔着屏幕尬聊,不如去南湖边上找下棋的大爷杀两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