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哪个巷子有姑娘,晋江何处巷弄有女子

发布时间:2025-11-05 11:40:29 来源:原创内容

走在晋江的老街上,忽然就想起前些天邻居大妈闲聊时提起的话:“你说现在这晋江哪个巷子有姑娘呢?记得我们年轻时,女孩子都喜欢聚在绣花坊那块儿。”这话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荡开了一圈圈涟漪。

转过红砖骑楼,隐约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循着声音往巷子深处走,果然看见几位梳着马尾辫的姑娘坐在竹椅上,手里拿着彩色的丝线在绣布上穿梭。年纪最长的那个抬起头,眼角弯成了月牙:“来找人的?”我摇摇头,在她旁边的石阶坐下。她手指灵活地勾着丝线,说这条巷子叫竹编巷,住着七八户人家,年轻姑娘大多去城里工作了,就剩她们几个还守着祖传的绣花手艺。

针线里的旧时光

“现在还有人学这个吗?”我看着那些复杂的针法忍不住问。年纪稍小的姑娘噗嗤笑了:“我妈说我绣的鸳鸯像水鸭子。”她把手里的绣绷转过来给我看,还真是,那对鸳鸯的脖子歪歪扭扭的,却透着种笨拙的可爱。她说自己是放假回来陪奶奶的,没想到被拉着学起了刺绣。“奶奶说,以前这条巷子家家户户都有姑娘坐在门口绣花,现在嘛...”她耸耸肩,针尖在阳光下闪了一下。

穿蓝布衫的大姐接过话头:“别说晋江何处巷弄有女子在绣花,就是整个泉州都难找喽。”她手里正在绣一只凤凰,金黄的羽翼已经初具雏形。她说自己嫁到厦门十年,去年才搬回来,“还是老巷子住着舒服,虽然安静了点”。

聊着聊着,忽然有个戴眼镜的姑娘骑着电动车进来,车篮里放着几杯奶茶。“这是阿珍老师的孙女,在福州读大学。”蓝布衫大姐介绍道。女孩不好意思地笑笑,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就在老榕树下的石桌上敲打起来。她说在准备毕业论文,题目居然就是《闽南传统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暮色渐渐染红瓦片时,老人们收拾针线准备做饭。那个大学生忽然说:“其实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对传统手艺感兴趣,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她打开手机给我看一个刚建的微信群,里面已经有二十多个年轻人,都在讨论怎么把刺绣图案用在文创产物上。

离开时回望这条安静的小巷,炊烟正从几户人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或许不用刻意去寻找晋江哪个巷子有姑娘,当古老的手艺遇见年轻的创意,这些巷弄自然会重新充满生机。只是不知道下次再来,会不会看见她们把绣架搬到巷口,让凤凰和鸳鸯在年轻人的指尖获得新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