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那里有站小巷,弥勒那条有站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5 07:29:29 来源:原创内容

弥勒那里有站小巷,这个地名听着就挺有意思的。我第一次听到时,还琢磨了半天——什么叫"有站小巷"?是曾经有个车站,还是巷口立着个站牌?

那天下午闲着没事,我决定去瞧瞧。穿过热闹的新大街,拐进老城区,周围的景象慢慢变了样。柏油路变成了青石板,高楼变成了矮房,就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老木头味道。

巷口偶遇

正找着呢,看见个摇着蒲扇的大爷坐在门槛上。我上前打听,大爷眼睛一亮:"找有站小巷啊?往前再走百来步,瞧见个歪脖子树就往右拐。"他顿了顿,补充道,"那儿早些年真有个小车站,拉货的马车都在那儿停,后来有了汽车,站就撤了。"

按着大爷指的路,没走多远就看到了那棵歪脖子树,树干斜斜地伸向天空,像在给路人指方向。拐进去,一条窄窄的巷子出现在眼前,两侧是斑驳的土坯墙,墙头上探出几枝石榴花。

弥勒那里有站小巷比想象中还要安静些。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角蹲着只花猫,懒洋洋地瞥我一眼,继续打它的盹儿。我慢慢往里走,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在巷子里回响。

走了大概二叁十米,看见墙根处有块特别光滑的石板,边缘磨得圆润。我蹲下来细看,上面似乎还留着些模糊的刻痕。这会不会就是当年车站的痕迹?马车夫在这儿等活计时,是不是就坐在这块石头上抽着烟袋?

巷里人家

再往里走,偶尔能看见半掩的木门。有户人家门开着,院里的老奶奶正在择菜。她看我好奇地张望,笑着招招手:"进来喝口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小院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墙角种着些常见的花草,一口老井井沿被绳子磨出了深深的凹槽。老奶奶说,她在这巷子里住了一辈子:"早些年,弥勒那里有站小巷可热闹了,天不亮就能听见马蹄声。现在安静啦,年轻人都搬出去了。"

她指着对面一栋已经有些倾斜的老房子:"那以前就是个驿站,后来改成杂货铺,现在也关张好些年了。"

我在院子里坐了会儿,听着老奶奶断断续续讲着这条弥勒那条有站的小巷的往事。她说以前巷子口真有块站牌,木头做的,后来不知被谁拆走了。还说最热闹的时候,这条窄窄的巷子同时能停叁四辆马车。

离开时老奶奶非要塞给我两个自家种的桃子。我拿着桃子继续在巷子里走,忽然觉得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变得生动起来。

走到巷子尽头,发现另一头已经打通,连接着新修的马路。站在这个交界处特别有意思——身后是安静的、渐渐老去的老巷,面前是车水马龙的新街。就好像站在时间的门槛上,一脚在过去,一脚在未来。

弥勒那里有站小巷,现在既没有"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巷"了。但它还保留着某种气息,是那种只有老地方才有的、沉淀下来的温度。可能再过些年,这些老房子都会被拆掉,但至少现在,它还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偶尔像我这样的过客,来听它讲过去的故事。

回程时我又路过那棵歪脖子树,夕阳把它的影子拉得老长。不知怎么,我忽然觉得,这条弥勒那条有站的小巷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它曾经有什么,而是它让时间慢下来的那种力量。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有个地方让你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听听风穿过老墙的声音,想想从前车马慢的日子,倒是挺难得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