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品茶上课微信,嘉峪关茗茶学习交流
最近我手机上的一条消息挺有意思,是一位茶友发来的:“你知道嘉峪关品茶上课微信吗?我们有个嘉峪关茗茶学习交流的小群。”说真的,第一眼看到这个,我还愣了一下。嘉峪关?那不是长城西端的雄关吗?怎么和品茶上课扯上关系了?带着这份好奇,我点进了那个微信群。
好家伙,群里还挺热闹。早上六点多就有人发关城日出的照片,配文“晨光里的铁马秋风,正适合泡一壶老白茶”。这话说得,一下子就把戈壁的苍茫和茶的温润连在了一起。我想了想,可不是嘛,嘉峪关自古就是商旅往来之地,丝绸之路上肯定少不了茶香。当年的驼队在这里歇脚时,大概也会煮一壶茶,解乏提神吧。
茶香飘过嘉峪关
群里有个李老师,是本地人,每周都会在群里开个小课堂。他说话特别有意思,从不照本宣科。有一次讲到黑茶,他说:“咱们西北人吃肉多,喝点黑茶最舒服。你看这茶汤,像不像戈壁滩上的夕阳?”被他这么一说,我再喝黑茶时,还真能品出点别样的滋味。
通过这个嘉峪关品茶上课微信,我慢慢明白了,原来茶不只是南方人的专利。在干燥的西北,喝对了茶反而更觉滋润。群里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大家交流各自地方的喝茶习惯——广东的工夫茶,四川的盖碗茶,到了嘉峪关,都融入了本地的特色。有人甚至发明了“戈壁冲泡法”,说是在干燥环境下这样泡茶更好喝。
上个月,群里组织了一次线下活动,就在嘉峪关城楼附近的一家茶馆。坐在千年雄关脚下,捧着热茶,看着远处的祁连雪山,那种感觉真的很特别。滚烫的茶汤入口,仿佛能尝到历史的味道——既有戍边将士的豪迈,也有商旅游人的沧桑。
现在啊,我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都要看看这个嘉峪关茗茶学习交流群。不一定每次都要学什么高深的茶道,就是喜欢那种氛围。看着大家分享今天喝了什么茶,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偶尔争论一下水温高低、冲泡时间,感觉生活都慢下来了。
有时候我在想,这个群之所以让人着迷,不只是因为茶,更因为它把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了一起。就像古时候的嘉峪关,迎来送往,现在通过这个小小的微信群,继续着它的交流使命。只不过,当年传递的是货物,而现在传递的是茶香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