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90分钟品茶工作室,廊坊品茶九十分钟工坊
要说在廊坊找个地方歇歇脚、聊聊生意,不少人会提起那种能呆上个把钟头的茶工作室。廊坊90分钟品茶工作室就是这么一个地儿,推门进去,耳边飘着古筝曲,鼻尖绕着一股似有若无的茶香。
红木茶桌擦得锃亮,上面摆着一套素净的白瓷茶具。茶艺师是个话不多的年轻人,手上动作却利索。他一边温壶烫杯,一边慢悠悠地说:“咱们这儿不赶时间,一泡茶从醒到品,正好九十来分钟。”这时间卡得巧——短了,茶味没浸透;长了,人坐不住。
茶香里的慢时光
头道茶汤颜色清亮,入口还带着点涩。可别急着下结论,好茶就像识人,得多品两巡。第二泡滋味就开了,舌尖能尝出层次。茶艺师适时添上热水,随口聊两句茶叶来历:“这是去年秋的滇红,藏到今年喝正好。”
坐在我对面的老陈是这儿常客,他端着茶杯凑近闻了闻:“在廊坊品茶九十分钟工坊待久了,倒品出个道理——喝茶跟过日子差不多,火候到了自然出味道。”他说上周带客户来谈合同,原本僵持不下的条款,叁泡茶喝完居然谈妥了。
窗外车流声隐隐约约,屋里只有茶水注入杯中的轻响。有个大姐头回来,不太习惯这么慢的节奏,手机拿起又放下。茶艺师笑着递过一杯:“您试试,这口茶值当您放下手机十分钟。”大姐将信将疑地抿了一口,眼神渐渐柔和下来。
说来也怪,同样都是廊坊90分钟品茶工作室,每家氛围却不太一样。有的偏重商务洽谈,茶桌上还配着纸笔;有的更像我去的这家,纯粹让人放松。老陈说他试过叁家之后,才固定来现在这处:“别处的茶也好,但就是缺了那种……让人愿意安心坐足九十分钟的劲儿。”
茶过五巡,喉咙里回甘明显。我注意到斜对角坐着个年轻人,独自捧着本旧书看得入神。茶艺师悄悄说:“那位每周叁下午准来,就点最便宜的单丛,一本书一杯茶,雷打不动九十分钟。”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街角也有这么个茶馆,老人们能在里头泡一下午。
现代人总抱怨时间不够用,可在这廊坊品茶九十分钟工坊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手机屏幕暗下去,茶香漫上来,很多平时没空细想的事,这会儿倒能捋出个头绪。茶艺师续水时轻声提醒:“第六泡了,这泡最醇。”可不是嘛,前面那些或浓或淡的滋味,好像都是为了这一口做铺垫。
临走时,老陈约了下回喝茶的日子。我推门出去,身后的茶香还跟着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眼招牌,突然觉得,在这座城里有个能安静待上九十来分钟的地方,实在是件挺奢侈的事。下回得带个朋友来,就选靠窗那个位置,让迟补也尝尝能让时间慢下来的茶是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