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百色品茗评选活动招募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04 06:52:07 来源:原创内容

茶香里的百色新舞台

这几天路过城东老街,发现原先的老茶馆挂上了新牌子——“百色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不少街坊邻居凑在门口张望,议论声里带着好奇。说实话,刚看到这名字时我也愣了神,喝茶就喝茶,怎么还和大选海选扯上关系?直到走进门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通过品茗评选,挖掘咱们百色本土的茶艺能人。

工作室的负责人李姐给我递了杯凌云白毫,茶汤清亮,香气扑鼻。她笑着说:“咱们这个百色品茗评选活动招募中心刚启动,就是想搭建个接地气的平台。”她指了指墙上贴的活动海报,“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比谁更懂茶、更会泡茶、更能讲出茶的故事。”窗外的阳光照在茶海上,几只麻雀在屋檐下跳来跳去,这样的场景让人莫名安心。

说来也巧,正聊着就遇到来报名的陈叔。他在右江区开了二十年茶铺,手指因常年摆弄茶具显得格外粗糙。“年轻时跟着父亲学制茶,总想着这门手艺不能丢。”他小心翼翼从布袋里取出自带的茶饼,“听说这儿能让大家见识本地的古树茶,我就来了。”言语间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倒是眉宇间的皱纹里藏着对茶叶的深情。

随着百色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的消息传开,报名点渐渐热闹起来。有带着自家茶园新茶的年轻人,也有握着紫砂壶来交流的老茶客。最让人感动的是几位瑶族大姐,她们穿着传统服饰,用竹筒装着特制的擂茶,说要让城里人尝尝山里的味道。茶香混着笑语,工作室变成了文化交流的小天地。

其实细细想来,这样的活动挺有意思。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早习惯了奶茶咖啡,反而忘了慢悠悠泡壶茶的乐趣。通过百色品茗评选活动招募中心这个平台,不仅能让老茶人展示技艺,还能吸引年轻人关注茶文化。我注意到现场就有几个大学生在录视频,说要发到社交平台让更多人看见。

评分标准也很有本地特色,不光看茶艺动作标不标准,更重要的是对百色茶叶的理解。比如六堡茶的陈化年份怎么判断,凌云白毫的采摘时节有什么讲究,泡制隆林红茶水温该控制在多少度。这些细节里藏着世代相传的智慧,评委都是本地老茶人,他们尝一口就能说出茶叶的来历。

临近傍晚,工作室里依然茶香袅袅。李姐在整理报名表格,说明天要去平果市设个分报名点。看着她认真记录每份资料的样子,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活动的意义——它不只是比赛,更像是把散落在百色各地的茶文化珍珠串成项链。或许下个周末,你我也该找个时间,去尝尝那些即将登台的好茶,感受这份属于百色人自己的茶香韵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