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品茶上课工作室,呼和浩特茶艺学习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11-03 15:34:25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路过呼和浩特的老街巷,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说来也巧,前几天朋友拉着我去了一家挺特别的地方——呼和浩特品茶上课工作室。本来以为就是个普通的茶艺班,没想到这一去,倒让我对喝茶这件事彻底改观了。

工作室藏在一条梧桐树掩映的小巷里,推门进去,紫砂壶在博古架上摆得整整齐齐,普洱茶饼在玻璃罐里透着温润的光。穿着棉麻裙的茶艺师正在给几位学员演示怎么温杯烫盏,动作轻得像在抚摸熟睡的婴儿。我找了个角落坐下,看着她们手腕轻轻转动,茶水划出琥珀色的弧线,忽然觉得这不像在上课,倒像在欣赏一场慢动作的舞蹈。

原来拿茶杯的手势都有讲究

茶艺老师小雯笑着给我递来一杯刚泡好的滇红。她说很多人觉得茶道太高深,其实就像内蒙古人煮奶茶,火候、水量、放盐的时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区别在于,草原奶茶要的是暖身解腻的酣畅,而功夫茶追求的是舌尖百转千回的余韵。

有个穿校服的高中生正在练习盖碗茶。手指该怎么扣住碗沿,茶水要倒几分满,老师手把手地调整她的动作。“没想到吧?”小雯转过头对我说,“去年有个小伙子来学茶艺,说是准备去南方见女朋友的父母。后来他写信说,没想到泡茶的手艺比带去的羊肉干还受欢迎。”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在呼和浩特茶艺学习工作室待得越久,越发现茶的世界比想象中有趣。同样的普洱,用紫砂壶和盖碗泡出来的滋味截然不同;同样一片茶叶,第一泡和第七泡的口感能差出十万八千里。有次看见个大叔盯着茶杯发呆,问了才知道,他喝出了叁十年前在云南当兵时尝过的味道。

现在工作室的学员五花八门——有想开茶馆的创业者,有给孩子选兴趣班的家长,还有只是想找个地方静心的白领。最让人意外的是,不少蒙古族朋友也常来,他们说虽然从小喝咸奶茶,但细细品味原叶茶的清香,别有一番风味。

窗外飘起细雪时,茶香就更暖了。玻璃上凝着水珠,盖碗里腾起白雾,这时候最适合喝熟普。有个常来的老太太说,在这儿的时光像慢火煨着的茶,能把日子熬出甜味。她儿子在国外,每周视频时都要给她看看新买的茶具。

走出工作室时,我手里多了一份课程表。倒不是真想成为茶道大师,只是突然觉得,在这座北疆青城里,能找到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角落,实在是件幸运的事。茶香还萦绕在鼻尖,街角的烧卖馆子冒着热气,这两种香味混在一起,忽然就成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注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