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300元两小时做完付款快餐,高邮300元两小时速成简餐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高邮300元两小时做完付款快餐”的服务,说实话第一反应是:这能靠谱吗?叁百块还要两小时内做完,现在人工这么贵,老板图什么呢?
正好家里要来几个客人,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嗓音爽利的大姐,听完需求后直接说:“没问题,叁菜一汤,准时送到。”她语气里的笃定让我突然觉得,这事儿或许真有门道。
准时响起的门铃
约好的两小时刚到,门铃就响了。开门看见个戴头盔的小哥,手里提着保温箱,额头都是汗。“您点的餐。”他笑着递过来,转身就要走。我连忙叫住他付了款,叁百块钱,现金。
打开保温箱时还在想,估计就是普通的盒饭吧。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清炒河虾仁、醋溜鱼片、香菇青菜,还有个冬瓜排骨汤,都用青花瓷碗装着,摸上去还烫手。这架势,完全超出我对“快餐”的想象。
客人尝了口虾仁,眉毛一挑:“这虾仁是现剥的?”我这才注意到虾仁的确透着刚出锅的亮色,尾巴还微微卷着。青菜脆生生的,鱼片嫩而不散,汤也是老火汤的味道。大家都说,这比很多大饭店的菜还要实在。
藏在巷子里的厨房
后来熟了点,我才知道他们就在老城区巷子里租了个民房。大姐说,租金便宜,省下来的成本都用在食材上。“我们不做预制菜,都是当天买当天做。”她指指冰柜,“你看,排骨都是新鲜的,虾仁早上才剥的。”
我问她为什么定这个奇怪的价格,她笑了:“叁百块是底线,再少就亏了。两小时是因为...”她顿了顿,“再久菜就不好吃了。”原来他们算过,从接单到采购、制作、配送,两小时是保证口感的极限。
厨房里就叁个人——大姐负责炒菜,她丈夫切配,儿子专门送货。典型的家庭作坊,但配合得行云流水。丈夫切土豆丝,刀工快得让人眼花;大姐同时照看两个锅,还能抽空擦灶台。她说以前在饭店干过,后来觉得不如自己单干。“现在人都图方便,但我们想让大家吃得放心。”
这种高邮300元两小时速成简餐的模式,倒是解决了很多人买菜做饭的麻烦。特别是上班族,下班前打个电话,到家就能吃上热乎饭。比外卖干净,比请保姆便宜,刚好卡在个微妙的平衡点上。
有一次我中午过去,正好碰上他们在准备。大姐在炒肉丝,香味飘了半条巷子。隔壁理发店的老板探头说:“这么香,还让不让人安心剪头了?”大家都笑起来。这种烟火气,是冷冻餐盒永远给不了的。
现在我也成了常客,偶尔会想——或许这就是市井智慧吧。在什么都追求快节奏的今天,还有人坚持着“锅气”不能丢。两小时是快了点儿,但那份用心,确实吃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