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小粉灯一条街,儋州小粉灯街景
沿着老街的青石板路往里走,两旁是老旧的骑楼,墙皮有些斑驳,可就在这片颇具年代感的建筑群里,每当夜幕降临,一种独特而温暖的景致便会悄然登场。
说的就是那一盏盏、一串串,挂在檐下,悬在门头,透着柔和粉色光晕的灯。它们不像商业区霓虹那样刺眼夺目,只是安安静静地散发着光,连成一片,便成了这条街独有的标识。本地朋友告诉我,早些时候,这里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就因为这片粉色的光,大家口口相传,便叫开了“小粉灯一条街”。这名字听着就挺亲切的,是吧?
光晕里的烟火日常
你若是傍晚时分来,景象是最好的。天将黑未黑,那片粉色的光晕便一层层地亮起来,不突兀,像是慢慢浸润到暮色里的。灯光照亮的不只是街道,更像给这条老街道披上了一层柔软的薄纱。灯光下,人影绰绰,生活的戏码就在这光影里一幕幕上演。
卖清补凉的阿婆就守在自家门口的灯下,小推车上摆满了各式配料,绿豆、红豆、薏米,在粉色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有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围在摊前,叽叽喳喳地挑选着。隔壁理发店的老师傅还没收工,借着门廊透出的光,正给一位老街坊做着最后的修剪。而一些敞开的大门里,隐隐传来电视节目的声音和家常菜的香味。
站在这儿看,你会发现,这儋州小粉灯一条街的景致,核心并非是灯本身,而是这灯光所笼罩着的生活。它不像一些刻意打造的景区,这里的一切都那么自然、家常。灯光成了背景,人才是主角。
一盏灯,一段旧时光
我和一个在街角开了几十年杂货铺的阿叔闲聊。他店门口就挂着一盏款式很老的粉色灯笼。“这灯啊,有些年头咯,”他用带着浓重乡音的话语说着,“我开店那会儿就挂上了。那时候街上好多家都挂,说不清是谁带的头,反正觉得这光暖暖的,看着舒服,客人来了也觉得亲切。”
他点了一支烟,眯着眼看了看那片灯光,像是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现在好多地方都换上了更亮的尝贰顿灯,白光,冷冰冰的。我们这条街还算好,大多还留着这些老物件。你说它是风景吧,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过日子的一部分。”
是啊,这些灯早已超越了照明的功能,它们成了时间的见证者,看着一代代人在这条街上出生、长大、老去。这独特的儋州小粉灯街景,也因此沉淀了一份别处难以复制的人情味和历史感。
夜稍微深了一些,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但那片暖粉色的光依旧亮着。它仿佛在告诉晚归的人,这条街还醒着,这里还有温暖和陪伴。我离开的时候,回头望去,那片连成的光带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安详,就像一个温柔的约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