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磨工作室喝茶,蓉城茶馆品茗体验
朋友,你晓得不?成都人嘴巴刁得很,喝茶都要挑地方。前阵子被老成都带去水磨工作室喝茶,那感觉,啧——跟普通茶馆完全两码事。
水磨工作室藏在老巷子深处,门口青砖灰瓦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户住家。推门进去就闻到一股子青草混着檀木的香气,耳朵里飘来古琴声,像羽毛轻轻扫过心尖。老板娘穿着亚麻长裙在碾茶,石磨转起来咕噜咕噜的,她说这叫“唤醒茶叶的灵魂”。
慢工出细活的讲究
他们这儿泡茶跟打仗似的慢。先用热水温壶,再把峨眉山新采的竹叶青倒进盖碗,叁冲叁泡才递到你手上。我盯着玻璃杯里打转的茶叶发呆,突然觉得从前牛饮的茶都白喝了。隔壁大爷呷着茶眯起眼:“急啥子嘛,茶叶展开要时间,人放松也要时间。”
说到成都水磨工作室喝茶的妙处,最绝的是他们自创的“叁层品茶法”。头道茶汤清亮,要小口咂摸;二道茶味正浓,可以大口吞咽;等到第叁道,反而该含着茶汤在舌尖打转。说来也怪,同一片茶叶,每道水都在变戏法——先是带着板栗香,后来渗出兰花香,最后竟尝出点蜜甜味。
记得有回碰见个广东来的茶客,非要往茶里加陈皮,被老板娘温温柔柔拦下来:“哥老倌,好茶自己会说话,你让它把话说完嘛。”这话把我听乐了,可转念一想,在成都水磨工作室喝茶,要的不就是这份尊重本味的劲儿?
现在城里遍地是网红茶馆,摆着干冰烟雾缭绕的,反倒不如这儿踏实。竹椅子坐着吱呀响,紫砂壶嘴冒着袅白气,偶尔还有画眉鸟在屋檐下凑热闹。在这地方待半天,手机都不想摸,光看茶叶沉浮都能看入迷。你说这算不算老成都说的“泡茶馆”——泡着泡着,就把自己也泡成一杯淡茶了。
临走时老板娘包了包茶给我,叮嘱要用水磨工夫慢慢煨。现在每次在家沏茶,都会想起石磨转动的咕噜声,还有那句挂在墙上的话:“茶等的是懂它的人,人何尝不是在等一杯熨帖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