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涟源女工50元一次哪里寻
最近总听人提起“涟源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这个说法,走在涟源的街头巷尾,偶尔能听见有人压低声音打听这事儿。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到底是指什么活计?是搬运零工还是临时帮厨?五十块钱在现在能干啥,也就是两碗粉的钱。
昨天在建设路口等车时,听见两个戴安全帽的大哥在闲聊。一个说老刘前几天在农贸市场后门找了个大姐帮忙扛装修材料,正好花了五十块。另一个接话:现在这价钱能找到人干活不容易啊,得知道具体在哪些地方等着。这话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大家四处打听的,不过是挣点辛苦钱的临时机会。
劳务市场的真实景象
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去了涟源老汽车站旁边的劳务市场。才六点半,空地上已经站了七八十人,男男女女都穿着干活的衣服,手里拿着锯子、抹子这些工具。我跟一个坐在台阶上啃包子的大姐聊了会儿,她说她经常在这儿等活,主要是去附近小区做保洁,有时候也帮人搬点东西。问她知不知道五十元一次的工作,她笑了笑:“有啊,帮商场搬货架、给快递分拣包裹,都是这个价。不过得赶早,来晚了就轮不上了。”
正说着,来了个开面包车的老板,说要两个人去扛水泥。马上围过去五六个人,最后谈妥了八十块干半天。看来啊,涟源女工50元一次哪里寻这个问题,答案就在这些清晨的街头。她们不是躲在暗处,而是光明正大地在固定的地方等活。
我又转到了城西的建材市场,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很多四五十岁的阿姨坐在叁轮车旁,车上放着扫把铁锹。有个姓张的阿姨告诉我,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来这儿等着,主要是等装修公司来找小工。“有时候就是去新交房的楼盘打扫建筑垃圾,干叁四个小时,正好五十块钱。虽然累点,但现结,心里踏实。”
说到这儿,她拍拍裤腿上的灰:“现在找活的人比活多,来晚了就抢不到了。我们这些人,没啥文化,就会出力气。”她指着马路对面几个拎着水桶的妇女说,那些是专门做新房开荒保洁的,也是这个价。
走着走着到了农贸市场,这里更是热闹。很多周边乡镇来的妇女,趁早上买菜人多,会临时帮摊主搬菜、分拣。我亲眼看见一个卖土豆的摊主,给了旁边大姐五十块钱,让她帮忙把几筐土豆按大小分好。这活干了将近两小时,大姐额头上都是汗珠,但接过钱时笑得很开心。
其实想想,所谓“涟源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不就是这些靠双手吃饭的普通妇女吗?她们可能早上四五点就起床,走十几里路到城里,就为了挣这五十块钱。晚上回去时,用这钱买点肉,给孩子交书本费,或者给老人买药。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听见两个年轻人在议论这事。一个说现在五十块能干嘛,另一个反驳说:对你来说是一杯咖啡,对有些人就是一天的生活费。这话说得实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难处。
快下车时,我看见桥洞下有几个妇女坐在工具箱上休息。她们的笑声很爽朗,完全不像愁眉苦脸的样子。其中一个大姐正在打电话:“今天挣了五十,明天再去看看...”阳光照在她们的安全帽上,闪闪发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明白了。与其四处打听涟源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不如去那些需要临时用工的地方转转。建筑工地周边、批发市场门口、物流仓库区,这些地方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她们不是等着被寻找,而是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谋生活。
路过小区门口时,看见物业贴的招工启事:招聘临时绿化养护工,日薪80元。也许明天,那些在劳务市场等待的面孔,就会出现在这里。生活就是这样,只要肯干,总能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