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700元叁小时不限次数品茶,涟源叁小时700元随意品茗
最近听朋友说起涟源有个挺特别的茶局,说是付700块就能在叁小时内随便喝,这倒是让我来了兴趣。说实话,第一次听到“涟源700元叁小时不限次数品茶”这个说法时,我心里还嘀咕:这年头连喝茶都搞起自助模式了?
那天下午顺着导航找到地方,是个藏在老巷子里的二层小楼。老板娘穿着亚麻裙子在门口修剪茶花,见到我就笑:“来尝鲜的?咱们这儿就图个自在。”她领我穿过竹帘,木架上摆着二十多个陶罐,每个罐子上都贴着手写标签——凤凰单丛、陈年普洱、正山小种,居然还有本地特产的云雾茶。
舌尖上的奇妙旅程
先泡的是八年陈的熟普,茶汤在白瓷碗里泛着琥珀光。旁边戴眼镜的大叔是常客,他端着闻香杯深吸一口气:“你慢慢喝,这叁小时够把每种茶都尝个遍。”确实,平常在茶馆点一壶就要百来块,现在能尝十几种,算下来倒是划算。
第二泡换了漳平水仙,那股兰花香刚冒出来,邻座几个年轻人就凑过来交流。穿格子衫的小伙说上周他来时专门做笔记,比较了七种岩茶的岩韵差异。听着他们讨论炭焙铁观音的荔枝甜,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涟源叁小时700元随意品茗”的妙处——就像在茶海里开了张畅饮通行证。
老板娘中途送来茶点,看我还在纠结下一泡选什么,随手开了罐明前龙井。“尝尝这个,昨天刚到的。”青瓷碗里舒展开的嫩芽像小鱼儿游动,她擦着手说:“很多人刚开始都觉得叁小时太长,后来都嫌不够用呢。”
茶香氤氲中,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戴眼镜大叔正在教新手用盖碗,那姑娘第叁次被烫到手指的龇牙表情,把大家都逗笑了。这种松弛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灶台上总坐着个咕嘟咕嘟的搪瓷茶壶,过路人都能舀一瓢解渴。
尝到第六种茶时舌尖开始发麻,我学着老茶客含半口茶汤在舌尖打转。武夷水仙的矿物质感特别明显,咽下去后喉底还留着薄荷般的凉意。穿格子衫的小伙分享了他的发现:同一款茶在不同时段喝,因为水温、心境的变化,滋味都会有微妙差异。
暮色渐浓时,我最终试了十二种茶。临走前老板娘正在给新到的茶叶换罐子,她捏起几根金骏眉的芽头对着光看:“其实啊,很多人来这不光为喝茶,是找个地方让时间慢下来。”她手腕上的银镯碰着陶罐,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现在偶尔路过茶城,还会想起那个充满茶香的午后。木架上那些贴着红纸的陶罐,应该又换过好几轮新茶了吧?不知道今天坐在窗边那个位置的,会不会也是个第一次来体验“700元叁小时不限次数品茶”的好奇茶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