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北流200元爱情难寻
北流这座小城的夜晚,总是飘着牛腩粉和烧烤摊的香气。老陈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看着广场上跳舞的人群突然问我:"你说,现在北流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自己先笑了,眼角堆起深深的皱纹。
这话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北流。那时候200块能带女朋友去圭江边吃叁顿宵夜,还能看两场电影。阿杰就是在凉亭码头用200块钱追到他老婆的——188块的银项链,剩下的钱买了两个西瓜,坐在江边石阶上聊到半夜。现在那条项链还躺在他家的抽屉里,只是圭江边的石阶早就修成了观光步道。
物价涨了,感情也变了吗
菜市场的猪肉从八块涨到二十,电影院票价从十五变成四十五。可是奇怪的是,好像很多人对待感情的方式,也跟着物价一起变了。去年相亲认识的姑娘,开口就问在北流新城有没有买房。表弟上个月分手,女方直接说"你连柳州都带我去不起,谈什么将来"。
不过说实在的,也不能全怪现在的年轻人现实。老陈的儿子前两天刚算过账:在北流谈个恋爱,看场电影加奶茶就要一百多,吃个饭两百块打不住,更别说节假日要送的礼物。这么算下来,200块钱可能真的只够谈一场"快餐爱情"。
但你说北流200元爱情难寻,我又觉得不太对。巷子口修鞋的阿德夫妇,每天收摊前都要给对方留五块钱买豆花。他们结婚二十年了,还是会在下雨天共撑一把伞走回家。这种感情,好像和钱多钱少没什么关系。
我突然想起去年在城南旧街看到的一幕。卖水果的小伙子每天收摊时,都会挑两个最漂亮的苹果送给隔壁摊的女孩。两个月后,女孩的推车上开始摆着洗好的苹果。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了,还在那条街上摆摊,只是把两个摊位并在了一起。
或许我们要找的不是200块钱能买到的爱情,而是那种不在乎200块还是2000块的心意。就像我爸妈那代人,结婚时最贵重的礼物是辆永久牌自行车,可他们骑了这辆车,把叁个孩子都送进了大学。
晚上经过城西大桥时,看见一对小情侣在吵架。女孩哭着说:"我要的不是你赚多少钱,是你答应带我去看木棉花,说了叁年都没去成。"男孩低着头,手里紧紧攥着两张车票。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明天早上去大容山看日出的班车票。
北流的夏天还是那么热,奶茶店门口依然排着长队。只是不知道那些捧着奶茶的年轻人里,还有没有人愿意像从前那样,把最后一口留给对方,然后相视而笑。也许真的北流200元爱情难寻,但更难寻的,是那份能把200块过成2000块的心意。
广场舞的音乐换了首老歌,老陈突然说:"其实我老婆昨天还把我藏在内裤抽屉的私房钱没收了。"他笑得特别开心,"但晚上给我炖了最爱吃的莲藕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