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约茶上课,林芝品茶学习交流
林芝桃花下的茶香课
你说巧不巧,就在上个月,我微信上突然弹出条消息:“周末林芝约茶上课,来不?”发消息的是老陈,我在西藏认识的朋友。我当时就乐了——这“约茶上课”听着新鲜,既像老朋友聚会,又像正经学点什么。正好那阵子工作压力大,想着去林芝散散心也不错,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老陈说的“教室”,就在林芝郊外一个藏族院子里。一走进去,我就被震住了。院子里几棵老桃树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时不时飘下来,落在石桌的茶具上。空气里是桃花淡香混着茶烟,深吸一口,感觉肺都洗干净了。这里没有黑板,没有投影仪,老师是位叫格桑的藏族大叔,脸上总挂着笑,皱纹里仿佛都藏着茶的故事。
格桑大叔的“林芝品茶学习交流”课,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他第一句话就是:“咱们今天不讲课,就喝茶,聊天。”他拿出叁种不同的藏茶,让我们先看、再闻、最后小口品。他泡茶动作不快,像在完成一个仪式,嘴里说着:“茶急不得,一急,味道就乱了。”
品第一道茶时,旁边一位大姐忍不住问:“格桑老师,这茶怎么有点涩?”格桑大叔嘿嘿一笑:“涩就对了!这是咱林芝高山的茶,日照强,昼夜温差大,茶叶里物质丰富。就像咱们这的人,性子直,有话直说,初接触可能不习惯,处久了才知道好。”
这话一下子把大家都逗乐了。就在这片笑声中,我突然明白了点什么。这哪是在学茶啊,这分明是通过茶在学习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习惯了快节奏,连喝水都是咕咚咕咚灌下去,什么时候像这样安静地、用心地品味过一杯茶的滋味?
随着“林芝品茶学习交流”的深入,气氛越来越轻松。大家开始互相分享感受,聊起各自的生活。做滨罢的小王说,他从来没这么专注地做过一件事;当老师李姐感慨,她找到了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的新思路。而我,看着杯中舒展的茶叶,想起这些年忙着赶路,好像错过了很多简单的美好。
格桑大叔又泡了一道陈年藏茶,茶汤红亮,入口绵滑。他说这茶存了十几年了,时间的打磨去了火气,留下了醇厚。“就像人经历多了,就沉得下心了。”他边说边给我们续茶,院子里安静下来,只听见茶水注入杯中的声音,清亮悦耳。
天色渐晚,斜阳把桃花染成了金黄色。叁个多小时的“林芝约茶上课”不知不觉就到了尾声。奇怪的是,没人急着离开,大家还在院子里坐着,有的在请教格桑大叔存茶的方法,有的互相加了微信,约着下次再一起来。
回程路上,我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雪山和桃林,手里还留着茶香。这次特别的经历给了我很大触动——学习不一定非要在严肃的教室里,成长也不总是要通过痛苦的反思。有时候,就在一杯茶、一片桃花、一群投缘的人中间,你反而能想通很多事。林芝的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美丽的桃花和好喝的茶,更提供了一种让心灵慢下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