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车站后街的小胡同
这条小巷就在普兰店火车站后身,要是你从出站口出来,往右一拐,绕过那排矮矮的旧房子,它就在那儿了。说实话,第一次走到这儿,感觉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的,可一钻进这巷子,喧闹声好像一下子被什么东西吸走了,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巷子不宽,两个人并排走都有点挤。脚下的石板路磨得发亮,缝隙里长着些顽强的青苔,湿漉漉的。两旁的墙壁也很有年头了,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深一块浅一块的砖头,有些墙上还爬满了爬山虎,绿油油的,给这老巷子添了不少生气。
巷子里的烟火气
往里走几步,生活的味道就浓了。左边是一家剃头铺子,老师傅正给一位大爷理发,推子嗡嗡地响。右边是个修鞋摊,老师傅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纳着鞋底。再往前,有家小吃店,锅里冒着热气,炸酱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这些铺子门脸都不大,有的甚至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可来来往往的都是老街坊。
我站在那儿想,这条普兰店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和那些崭新的商业街真是不一样。这儿没有闪亮的霓虹灯,没有急匆匆的游客,只有慢悠悠的日子。住在车站后街的小胡同里的人们,好像有自己的时间表,不慌不忙的。
巷子深处有棵老槐树,树荫下摆着几张旧桌椅。几个老人坐在那儿下象棋,旁边还围着两叁个看棋的。他们不怎么说话,偶尔有人走了一步好棋,才会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我看着他们,突然觉得,这条巷子就像个避风港,把外面的快节奏都挡住了。
再往里走,巷子变得更窄了。抬头看,两边房子的晾衣杆几乎要碰到一起,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动。有的窗口传出炒菜的声音,还有电视机的声响,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却不觉得吵,反而让人心里踏实。
我想起朋友说过,他小时候就在这样的巷子里长大。那时候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孩子们就在巷子里追逐打闹,哪家做了好吃的,整条巷子都能闻到。他说,现在住在电梯房里,连对门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想想也是,这条车站后街的小胡同,保留的不只是老建筑,更是一种慢慢消失的邻里情分。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而是暖黄色的,从各家窗户里透出来,把石板路照得朦朦胧胧。小吃店里的客人多了起来,老板忙前忙后,脸上的笑容在灯光下显得特别温暖。
我慢慢往外走,快到巷口时回头看了一眼。巷子深处那些点点灯火,在暮色中明明灭灭。这条藏在普兰店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像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心跳,不那么响亮,却一直沉稳地跳动着。它见证了多少人的来来往往,又收藏了多少普通人的故事呢?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巷子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