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承德150元辩辩找小妹联系
这几天刷手机,总能看到“承德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这样的信息,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怎么感觉哪儿不对劲呢?
走在承德街头,有时候电线杆上或者某些小巷子的墙上,也能瞥见类似的二维码,旁边就写着“找小妹联系”几个字。心里忍不住会想,真的会有人去扫这个码吗?这背后究竟是啥情况?
街头巷尾的偶然发现
那天下午我去避暑山庄附近闲逛,在一个公交站牌的背面,清清楚楚地贴着一张打印的二维码,下面那行“承德150元辩辩找小妹联系”的字样格外扎眼。正好有个大爷在旁边等车,我就随口问了句:“这玩意儿有人信吗?”大爷摆摆手,压低声音说:“可别碰这个,我听说都是骗人的,前阵子老李家的孩子就被坑了。”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琢磨,这种明目张胆的广告,怎么就没人管管?而且明明知道可能是坑,为什么还是有人往里跳?
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
后来和几个哥们儿喝酒,聊起这事。有个朋友说他真试过,那天喝多了,好奇扫了码。“好家伙,刚加上蚕蚕就要先转50块定金,说是怕放鸽子。转完钱那边就没动静了,再发消息直接把我拉黑了。”他苦笑着摇摇头,“就当交学费了,现在想想,那些写着承德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的,十个有九个都是骗子。”
这话让我想起之前在贴吧看到的讨论,有人说这些套路基本分两种:一种是纯粹骗定金;另一种更可恶,会约到偏僻地方,然后突然冒出几个壮汉要求“加价”。
其实仔细想想,要是正经生意,何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正经店家都是光明正大开在临街店面,谁会在街头贴小广告呢?
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真要找娱乐场所,打开手机地图一搜,正规的碍罢痴、足浴店多得是,明码标价,环境还有保障。何必去冒险扫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说到底,这种“承德150元辩辩找小妹联系”的套路,就是抓住了某些人的侥幸心理。觉得万一真的呢?万一就碰上好事了呢?结果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前两天又路过那个公交站,发现之前贴的二维码已经被清理掉了。不过说实在的,今天清掉一个,明天可能又在别处冒出来两个。这种事情,光靠清理恐怕治标不治本。
要是哪天再看到类似的信息,我肯定头也不回地走开。也劝各位朋友,遇到“承德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这种广告,最好多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有很多挖好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