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辩辩上约的800一次见面付真假,成都辩辩约见800一次现场支付实情
最近在成都的蚕蚕群里,总能看到类似这样的消息:“见面800一次,现场支付”,说实话,第一次刷到这种信息的时候,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足足半分钟。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难道真的会有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易吗?
带着满脑子问号,我试着从几个朋友那里打听情况。有个经常网上冲浪的哥们告诉我,他之前也好奇过这事儿,还特意翻过不少聊天记录。据他说,这类信息十有八九都是坑。你想啊,正经的社交活动谁会明码标价还非得见面才付钱呢?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我另一个朋友小陈就吃过亏。去年他在成都某蚕蚕群里看到类似信息,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什么“绝对真实”“见面不满意可以不付”。结果到了约定地点,根本没见到人,反而接到各种威胁电话,说什么“知道你在哪”,吓得他赶紧删除拉黑。这事儿后来成了我们饭桌上的笑料,但仔细想想还挺后怕的。
其实冷静下来琢磨,这种“成都辩辩约见800一次现场支付”的套路破绽挺多的。首先,正经的兼职或者约会哪有这么直接的?再说了,现在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我还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表哥说过,他们每个月都能接到好几起类似报案。大部分都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侥幸心理,先骗到见面地点,然后再用各种理由要钱。有的说要交“保证金”,有的说要“验证身份”,反正套路五花八门。
藏在数字背后的真相
说到这个“800”的数字,也挺有意思的。不多不少,正好卡在很多人觉得“试试也行”的心理价位上。要是标价太高,可能就没人问了;要是太低,又显得太假。这个数字拿捏得,不得不说还挺“专业”的。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这样的信息能在成都的蚕蚕群里流传这么久?可能就是因为总有人抱着“万一是真的呢”的想法去尝试。就像买彩票似的,明知道中奖概率低,还是忍不住想试试手气。
我现在看到这类消息都是直接划走。倒不是说不好奇,而是觉得为这点好奇心冒风险实在不值当。800块钱干点啥不好?吃顿火锅都能请叁五个朋友了,何必拿去打水漂呢?
其实要辨别这类信息的真假也不难。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非要见面付?为什么说得这么含糊?为什么都是在非正式渠道传播?这么一问,心里基本就有数了。
记得有次在春熙路吃饭,隔壁桌两个年轻人就在争论这个事。一个说“肯定是假的”,另一个坚持“我朋友的朋友成功过”。听着他们的争论,我突然觉得,也许正是这种半真半假的传言,才让这样的信息一直有人相信。
现在想想,网络世界真像个迷宫,每条信息都可能带着陷阱。那句“成都辩辩上约的800一次见面付真假”的疑问,或许最好的答案就是:当你开始怀疑的时候,其实心里早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