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100元小胡同,靖西百元小巷游览
靖西100元小胡同
那天朋友突然说,带你去个地方,揣张红票子就够。我将信将疑地跟着他,在靖西的老城区转了几个弯,眼前忽然出现条窄窄的巷子。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头探出叁角梅,紫红色的花瓣落在路边小摊的竹篾上。朋友笑着指了指巷口的牌子——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靖西100元小胡同嘛。
巷口阿婆正在编绣球,五色丝线在苍老的手指间翻飞。我问了问价格,叁十五一个。这价格实在得让人意外,阿婆说材料都是自家染的,功夫才是本钱。隔壁摊子飘来糍粑的香味,糯米裹着花生馅,两块钱一个,咬下去满口软糯。边走边吃,还没到巷子中间,二十块钱已经换来满手的收获。
再往里走,有个老师傅坐在矮凳上做木工。他手里那把刨刀,在木料上游走,刨花卷曲着落下,空气里都是杉木的清香。他做的都是小物件——木梳、茶叶罐、镇纸。我挑了个榫卯结构的笔筒,师傅只要了叁十块。他说在这巷子里做了四十年手艺,图的不是赚钱,是让好东西有人用。
忽然明白这靖西百元小巷游览的精髓了。它不是真的让你刚好花完一百块,而是告诉你,有些快乐不需要重金。五十块买件手工扎染的方巾,十五块喝碗现磨的山茶油茶,剩下的钱还能带包桂圆干回家。这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是商场里找不到的。
巷子深处有家老式剃头铺,老师傅正在给客人修面。那把剃刀在牛皮上荡了荡,动作流畅得像在表演。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老师傅抬头笑笑:“十块钱,试试?”可惜我没留胡子,不然真想过把瘾。这种老手艺,在别处早就找不到了。
太阳西斜时,我们走到巷尾。算算今天的花销,两个人竟然真的只花了一百出头。手里拎着各式小物件,肚子里装着各种小吃,心里满满的。这条靖西100元小胡同藏着的生活智慧,大概就是让寻常日子变得有滋有味的那点巧思吧。下次再来,得换个路线试试,听说巷子那头还有做竹编的老艺人呢。
要离开时,看见几个游客在巷口商量着什么。其中一个说,先去银行取点钱吧。我和朋友相视一笑——他们肯定不知道,在这条巷子里,取出来的百元大钞,可能真要揣上好一阵子才花得出去呢。